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敦和资产

1、现在经济下滑主要是资本形成增速的放缓,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过程中,消费占比提升,从投资转向消费。

2、经济长期潜在增速的下滑主要是人口下降超过了生产率的提升。

3、目前只有出口和房地产高于疫情前水平。房地产是回光返照,出口是海外刺激的结果。我们正处于经济增速下台阶的第二个阶段。

4、和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投资增速接近底部,中国投资对GDP贡献率下降空间不大了,消费的贡献率放慢。消费已经很难回到疫情前水平。

5、疫情后,支出和收入增速缺口拉大,人口增速下降,宏观杠杆率在危机后上台阶后的上升。宏观杠杆率很难下降。宏观杠杆率台阶上升对应增长台阶式下降。

6、社融增速比投资增速高一倍,一半的资金用来还存量债务,社融增速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减小。

7、利率市场化后,3M月Shibor利率中枢趋势行下移。间接说明了经济增速下降比以往更大。这轮短端利率上行周期结束了,过去只要降准都是连续的降,这轮shibor利率3.2是高点,我们的利差收益率看不到3以上的收益了。端短利率未来不可能到3以上了。长端利率在3以上就非常有吸引力。

8、日本在96年之后名义gdp台阶式下降,老龄化问题。杠杆率的持续上升。消费增速与利率下降基本匹配。

9、宏观杠杆率超过%意味着利率中枢长期回到3%以下。

10、社融增速会跌破10%只是时间问题,与名义GDP相匹配。年底会出现企稳,但是稳定后会往下走。

11、关于房地产政策,房价不跌政策很难放松,居民贷款增速还是比整体高2个百分点。银行信贷流向房地产大于实体经济,现在还没有收敛,房地产政策不可能放松。

12、企业中国长期贷款增速往上的,他是一个供给问题。贷款利率没有回升但企业融资增速回落,非城投的信用债规模也没有往上走,显示内生性融资需求并不强。

13、本轮商品上涨速度快于历次超级周期,任何商品超级周期都是需求因素主导的,M2增速超过10%以上。基本面的影响越来越小,流动性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大,商品持续性变的更长。现在商品上涨并不能让老百姓受益。

14、美国明年CPI可能都在2.5以上,货币政策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15、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处于二次探底阶段,商品往往趋势性下跌。

16、全球PMI下行阶段,美元往往走强。现在美元走强实际上是全球经济下行,避险情绪上升。

17、国内房地产需求在17亿平米,未来回到疫情前15亿平米的水平,对需求产生影响。钢铁如果没有限产,基本上今年就达到供求平衡。明年房地产可能是负增长,钢铁的供需格局可能就会打破。

18、股市观点:M1-PPI上行阶段,利好股市,但PMI下行,降准要推动M1起来,股市才可能有机会起来。A股最大的风险是海外还没有跌,全球风险偏好,最后强势股跟海外补跌后见底。

19、中概股是全球股市的风向标。中概股跌后3个月左右美股开始跌。中概股跌幅超过30%,目前美国处于滞涨期,而且中国PMI领先美国PMI,后面美国经济也会下来,美股面临下跌压力。

20、美国实际利率是扭曲的,tips供需影响了利率水平,从黄金角度看,实际利率是上升的。

21、后面不管疫情怎么走,美联储大概率继续tapper,四季度开始缩的,在tapper过程中,美债利率会往上走的,美联储减少购债量。

22、消费类股没有行业性的问题,不是监管政策的问题,是行业自身景气度回落。中国第二轮下台阶消费roe是回落的。互联网像年反腐,是政策导致的。消费股更多的是对未来roe回落的担忧。

23、就业问题凸显,16-24岁失用率水平较高,年轻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

24、美国国内消费依靠美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国内短期刺激消费的措施是不多的。消费内部是有变化的。

25、降准后对贷款端的传导不显著,银行存单利率不高于MLF,看贷款是否上行的。四季度海外紧缩,不用担心资金外流,

26、此轮中概股大跌的时候,人民币都是贬值的,但此轮不会,人都出不去了,钱流出的可能性比较小。中国和海外的利差还处于高位,尤其是短端利率差处于高位,对资金外流担忧不大。

27、此轮地产库存不高,政策紧缩下,房地产价格韧性比上轮高,有可能长期不涨的走势。现在开发商的流动性比较紧,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如果放松更可能在供给端出现放松,让房地产有能力加大供给。需求层面放松一定会导致涨价预期,放松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28、人口长期趋势下滑的趋势很难改变。周边的东亚国家,生育率都是鼓励的,现在养育成本大于收益。

张玮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当前针对科技新能源的赛道集中是“被动式”的,并非真正意义的机构抱团。很明显,自从一个月以前针对教育双减、医美、白酒等“点名”以来,传统暴利行业人人自危。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留给投资者“既能看到盈利预期,又符合政治站位”的赛道少之又少。前期大量资金集过分集中于有限领域,原本盘子小,不耐受,估值让旁观者望而却步。

从上上周开始,新能源就开始了与传统价值蓝筹的“拉锯战”。先是8月13日宁德时代亿定增搅动市场,锂电产业链全线冲高回落。电子、计算机、通信三大科技板块集体下挫,周期股再次翻身。当周可谓是新能源信仰被冲击的开端,但场内资金仍较矛盾,对于高位赛道股是中期见顶还是空中加油的认知非常不统一。

过了一个周末,在新能源出现回调的情况下,市场原本期望回撤较大的蓝筹股能有反弹,但上周券商股“一日游”,加上周五中国电信“巨无霸”上市,以及酒类监管和恒瑞医药的负面传闻,当天“白酒+医药”A股两大信仰也损失惨重。

近几个交易日,赛道股与蓝筹股的“拉锯战”更为激烈。尽管今天(8月25日)盘面仍分化为超跌反弹线和高景气赛道两条支线,白酒脱颖而出,机场、游戏也超跌反弹,但市场似乎对赛道股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cf/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