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油 风

李某,女,28岁。头发片状脱落2月余。近半年来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睡眠不足。2个月前无意中突然发现枕后有一片状脱发,几天后头顶部又发现两处脱发。曾服谷维素等,未见好转,脱发处皮肤光滑发亮呈椭圆形,脱发区边缘头发松动易拔。伴头皮瘙痒,头晕,乏力,失眠。

油风是一种头发突然发生斑块状脱落的慢性皮肤病。因头发脱落之处头皮光亮而得名。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斑片状脱发,脱发区皮肤变薄,多无自觉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男女均可发病。《外科正宗·油风》云:“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本病俗称“鬼舐头”“鬼剃头”。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斑秃。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为脱发的主要病因,同时与血热生风,肝郁血燥,气血两虚等相关。

1.血热风燥 过食辛辣厚味,或情志不遂,抑郁化火,损阴耗血,血热生风,风热上窜巅顶,毛发失于阴血濡养而突然脱落。

2.气滞血瘀 情志内伤,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致毛发失荣,及跌仆损伤,瘀血阻络,清窍失养致发脱不生。

3.气血两虚 久病及产后致气血两虚,精血亏虚,毛发失养而脱。

4.肝肾不足 肝肾亏损,精不化血,血不养发,肌腠失润,发无生长之源,毛根空虚而发落成片,甚至全身毛发脱落。

西医学认为,本病与遗传、情绪、应激、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1.诊断

(1)临床表现 头发突然成片迅速脱落,脱发区皮肤光滑,边缘的头发松动,容易拔出,拔出时可见发根近端萎缩,呈上粗下细的感叹号(!)样。脱发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数目不等,大小不一,可相互连接成片,或头发全部脱光而称全秃。严重者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甚至毳毛等全身毛发脱落,称普秃。一般无自觉症状,多在无意中发现。常在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或受刺激后发生。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多数能自愈,但也有反复发作或边长边脱者。开始长新发时往往纤细柔软,呈灰白色毳毛,以后逐渐变粗变黑,最后恢复正常。

(2)辅助检查 部分较严重脱发患者可检出甲状腺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

2.鉴别诊断

(1)白屑风 头发呈稀疏、散在性脱落,脱发多从额角开始,延及前头及顶部;头皮覆有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2)白秃疮 好发于儿童,为不完全脱发,毛发多数折断,残留毛根,附有白色鳞屑和结痂;断发中易查到真菌。

(3)肥疮 多见于儿童,头部有典型的碟形癣痂,其间有毛发穿过,头皮有萎缩性的疤痕;真菌检查阳性。

本病实证以清热通瘀为主,血热清则血循其经,血瘀祛则新血易生;虚证以补摄为要,精血得补则毛发易生。选用适当的外治或其他疗法能促进毛发生长。

1.辨证论治

(1)血热风燥证

证候:突然脱发成片,偶有头皮瘙痒,或伴头部烘热;心烦易怒,急躁不安;舌质红,苔薄,脉弦。

治法:凉血息风,养阴护发。

方药: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常用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茱萸、山药等。若风热偏胜,脱发迅猛者,宜养血散风、清热护发,方用神应养真丹加减;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头部烘热者,加地骨皮;烦躁易怒者,加栀子。

(2)气滞血瘀证

证候:病程较长,头发脱落前先有头痛或胸胁疼痛等症;伴夜多恶梦,烦热难眠;舌质暗红,有瘀点、瘀斑,苔薄,脉沉细。

治法:通窍活血,祛瘀生发。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当归尾、赤芍、红花、香附、青皮、王不留行、茜草、泽兰、牛膝等。头痛者,加白芷、藁本、天麻;胸胁疼痛者,加郁金、柴胡、延胡索;烦热难眠多梦者,加栀子、丹参。

(3)气血两虚证

证候:多在病后或产后头发呈斑块状脱落,并呈渐进性加重,范围由小而大,毛发稀疏枯槁,触摸易脱;伴唇白,心悸,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养血生发。

方药:八珍汤加减。常用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乏力、气短明显者,加黄芪。

(4)肝肾不足证

证候:病程日久,平素头发焦黄或花白,发病时呈大片均匀脱落,甚或全身毛发脱落;伴头昏,耳鸣,目眩,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脉细。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生发。

方药:七宝美髯丹加减。常用制首乌、牛膝、补骨脂、茯苓、菟丝子、当归身、枸杞子等。头晕耳鸣者,加天麻;腰膝酸软者,加杜仲、桑寄生。

2.外治疗法

(1)鲜毛姜(或生姜)切片,烤热后涂搽脱发区,每天数次。

(2)5%~10%斑蝥酊或10%补骨脂酊或10%辣椒酊外搽,每天数次。

3.其他疗法

(1)西医治疗 迅速而广泛的脱发(包括全秃和普秃)可考虑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口服胱氨酸、泛酸钙、维生素B族亦有助于生发;局部治疗可外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多点皮内或皮下注射,亦可选用1%~3%米诺地尔酊剂涂搽患部,每日2次。

(2)针刺疗法 主穴取百会、头维、生发穴(风池与风府连线中点),配翳明、上星、太阳、风池、鱼腰透丝竹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次取3~5穴,每日或隔日1次。如病期延长,可在脱发区和沿头皮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用梅花针移动叩击,每天1次。

1.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避免烦躁、忧愁、动怒等。

2.加强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注意头发卫生,加强头发护理,发病期间不烫发,不染发。

第二十七节 红蝴蝶疮

侯某,女,35岁。面颊部红斑伴关节疼痛2年余,加重半年。2年前面部出现红斑,伴发热、关节疼痛。半年前,日晒后面部红斑范围扩大,水肿明显,呈蝶形分布;全身关节疼痛明显加重。

红蝴蝶疮是一种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见类型为盘状红蝴蝶疮和系统性红蝴蝶疮。其临床特点是:盘状红蝴蝶疮好发于面颊部,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多为慢性局限性;系统性红蝴蝶疮除有皮肤损害外,常同时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病变呈进行性经过,预后较差。本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中医古代文献没有对其病名的论述,根据症状描述多归为“阴阳毒”“蝴蝶斑”“日晒疮”“痹病”“水肿”等范畴。《金匾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这些症状和红蝴蝶疮常见的皮疹、关节痛、发热、咽痛、出血等症状相似。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红斑狼疮。

本病总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而成。因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不足,虚火上炎;兼因腠理不密,日光暴晒,外热入侵,热毒入里,二热相搏,瘀阻脉络,内伤脏腑,外伤肌肤而发病。

热毒蕴结肌肤,上泛头面,则面生盘状红蝴蝶疮;热毒内传脏腑,瘀阻于肌肉、关节,则发系统性红蝴蝶疮。在系统性红蝴蝶疮病程中,或因热毒炽盛,燔灼营血,阻隔经络,则可引起急性发作而见高热、肌肉酸楚、关节疼痛;或邪热渐退,则又多表现为低热、乏力、唇干舌红、盗汗等阴虚火旺、肝肾不足证候;或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致气血凝滞;或因病久气血两虚,致心阳不足。疾病后期每多阴损及阳,累及于脾,以致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膀胱气化失权而见便溏溲少、四肢清冷、下肢甚至全身浮肿等症。在整个发病过程中,热毒炽盛之证可相继或反复出现,甚或表现为热毒内陷,热盛动风。

本病病情常虚实互见,变化多端。六淫侵袭、劳倦内伤、七情郁结、妊娠分娩、日光暴晒、内服药物都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1.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分为盘状红蝴蝶疮与系统性红蝴蝶疮,以后者多见。

1)盘状红蝴蝶疮 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男女之比约1∶3,家族中可有相同患者,本病的发生与紫外线的照射密切相关。

皮损好发于面部,尤以两颊、鼻部为著,其次为头项、两耳、眼睑、额角,亦可发于手背、指侧、唇红部、肩胛部等处。初为针尖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微高起的红色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边缘略隆起,中央轻度萎缩,形如盘状,表面覆有灰褐色的黏着性鳞屑,鳞屑下有角质栓,嵌入毛囊口内,毛囊口多开放,犹如筛孔,皮损周围有色素沉着,伴毛细血管扩张。两颊部和鼻部的皮损可相互融合,呈蝶形外观。黏膜亦可累及,主要发生在唇部,表现除鳞屑、红斑外,甚至可发生糜烂、溃疡。

一般无自觉症状,进展时或日光暴晒后可有轻度瘙痒感,少数患者可有低热、乏力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皮损仅累及头面者为局限型盘状红蝴蝶疮,累及手、足、四肢、躯干时称之为播散性盘状红蝴蝶疮。

本病呈慢性经过,患部对日光敏感,春夏加重,入冬减轻,病程中不破溃,亦难自愈,消退后遗留浅在性疤痕。盘状红蝴蝶疮患者有1%~5%可转变为系统性红蝴蝶疮或继发皮肤癌变。

2)系统性红蝴蝶疮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0。

本病早期表现多样,症状多不明显,常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面部红斑、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初起可单个器官受累,也可多个系统同时被侵犯。

皮肤、黏膜损害:约80%的患者出现对称性的皮损,典型者在开始时与盘状红蝴蝶疮皮损相似,在两颊和鼻部出现蝶形水肿性红斑,为不规则形,色鲜红或紫红,有时可见鳞屑,即蝶形红斑,病情缓解时红斑消退,留有棕色色素沉着,较少出现萎缩现象。皮损发生在指甲周围皮肤及甲下者,常为出血性紫红色斑片,指尖点状萎缩;发生在口唇者,则为下唇部红斑性唇炎的表现。皮损严重者可有全身泛发性多形性红斑、紫红斑、水疱等,口腔、外阴黏膜有糜烂。额部毛发细软干枯、参差不齐,且易折断,即狼疮发。手部遇冷时有雷诺现象,常为本病的早期表现。

全身症状:

①发热 一般都有不规则发热,多数呈低热,急性活动期出现高热,甚至可达40℃~41℃。

②关节、肌肉疼痛 约90%的患者有关节及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可侵犯四肢大小关节,多为游走性,软组织可有肿胀,但很少发生积液和潮红。

③肾脏损害 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红蝴蝶疮皆累及肾脏,但有临床表现的约占75%,肾脏损害为较早发生的常见重要内脏损害,可见到各种肾炎的表现,早期尿中有蛋白、管型和红、白细胞,后期肾功能损害可出现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表现。

④心血管系统病变 约有1/3的病人有心血管系统的病变,以心包炎、心肌炎、心包积液较为常见。有时伴发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⑤呼吸系统病变 主要表现为胸膜炎和间质性肺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

⑥消化系统病变 约40%的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约30%的病人有肝脏损害,呈慢性肝炎样表现。

⑦神经系统病变 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后期,可表现为各种精神、神经症状,如抑郁、失眠、精神分裂症样改变,严重者可出现抽搐、症状性癫痫。

⑧其他病变 可累及淋巴系统,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质软无压痛。累及造血系统见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另外,约20%的病例有眼底病变,如视乳头水肿、视网膜病变。

(2)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 血常规呈中度贫血,约56%的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沉加快,尿中有蛋白及红、白细胞和管型,蛋白电泳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α2球蛋白增多,白、球蛋白比倒置。

2)免疫学检查

①狼疮细胞检查 阳性率在60%左右,但特异性低。

②抗核抗体检查 阳性率在90%以上,其中抗双链DNA抗体特异性高,阳性率为95%,效价与病情轻重成正比。其他如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为30%左右。

③补体及免疫复合物检查 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血清总补体及C3、C4均降低,尤以C3下降显著。

④狼疮带试验检查 用直接荧光免疫法在患者皮肤和真皮连接处检查,可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呈颗粒状、球状或线条状排列的黄绿色荧光带,在系统性红蝴蝶疮的正常皮肤暴露部位阳性率为50%~70%,皮损部位高达90%以上,诊断意义较大。

2.鉴别诊断

(1)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肿痛明显,可出现风湿结节;无系统性红蝴蝶疮特有的皮肤改变;对光线不敏感;抗风湿因子大多为阳性;红斑狼疮细胞及抗核抗体检查阴性。

(2)皮肌炎 多从面部开始;皮损为以双眼睑为中心的紫蓝色水肿性红斑,多发性肌炎症状明显;肌酶、尿肌酸含量升高。

中医治疗多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解毒入手。本病病情复杂,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1.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

证候:多见于系统性红蝴蝶疮急性活动期。面部蝶形红斑,色鲜艳,皮肤紫斑,关节肌肉疼痛;伴高热,烦躁口渴,抽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清热凉血,化斑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常用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白茅根、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等。高热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或服紫雪丹、至宝丹。

(2)阴虚火旺证

证候:斑疹暗红,关节痛,足跟痛;伴有不规则发热或持续性低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疲乏无力,自汗盗汗,面浮红,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常用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牡丹皮、茯苓、知母、黄柏、青蒿、鳖甲、墨旱莲、女贞子等。

(3)脾肾阳虚证

证候:眼睑、下肢浮肿,胸胁胀满,尿少或尿闭,面色无华,腰膝酸软,面热肢冷,口干不渴;舌淡胖,苔少,脉沉细。

治法:温肾助阳,健脾利水。

方药: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加减。常用附子、肉桂、牛膝、茯苓、泽泻、薏苡仁、仙茅、仙灵脾等。

(4)脾虚肝旺证

证候:皮肤紫斑;胸胁胀满,腹胀纳呆,头昏头痛,耳鸣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弦。

治法:健脾清肝。

方药: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党参、白术、黄芪、茯苓、柴胡、当归、白芍、香附、陈皮等。

(5)气滞血瘀证

证候:多见于盘状局限型及亚急性皮肤型红蝴蝶疮。红斑暗滞,角质栓形成及皮肤萎缩;伴倦怠乏力;舌暗红,苔白或光面舌,脉沉细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柴胡、枳壳、赤芍、香附、川芎、青皮、陈皮、当归、桃仁、红花、郁金、丹参、川楝子、延胡索等。

2.外治疗法 皮损处涂白玉膏或黄柏霜,每天1~2次。

3.其他疗法

(1)西医治疗 对急性发作或重型病例,宜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2)中成药 昆明山海棠片,每片50mg,每次2~4片,口服,每天3次;或雷公藤多苷片,按每天每公斤体重1~1.2mg,分2~3次口服。

1.避免日光暴晒,夏日应特别注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避免感冒、受凉,严冬季节对暴露部位应适当予以保护,如戴手套、穿厚袜及戴口罩等。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对易于诱发本病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及避孕药等应避免使用,皮损处忌涂有刺激性的外用药。

4.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品;有水肿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取;注意加强饮食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5.注意劳逸结合,适量活动,避免劳累,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

6.肾脏受损害者应忌食豆类及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食品,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gx/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