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院买不到了解密中成药
为啥脑心通没有啦?为啥牛黄上清片没有啦?为啥红花注射用改成自费啦?医院经常被患者问到的问题,的确,自从去年11月份开始医院的中成药种类明显减少了,还有一些的中成药也被限制为门诊用药无法通过医保报销,不得不请患者去外面的药店去买(怪不得外面药店倒是越来越多),这其实在无形之间引起了一些医患摩擦,患者不理解,医生也很无奈,今天小五就给大家解密医院消失的秘密。 中成药循证证据不足 以前小五曾经表达过“中成药”其实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以前在政策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许多药厂开始进入中成药领域,有些甚至就凭借一个方子就建立一个药厂,比如三九胃泰等,其原因就是当初对于中成药的审批政策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而老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也没有明确对中成药的临床研制过程进行明确规范,由于没有严格的执行现在的临床药物四期研究,结果就导致许多中成药甚至就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临床研究就上市销售了,不得不说这样宽松的制度给许多人图快图省事,反而忽视了对中成药自身的评价,导致许多中成药的循证证据不足,疗效、不良反应、禁忌症等不明确一直被临床诟病的。 随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修改和发布,具备完善的临床研制流程和真实有效的临床科研数据成为了评价中成药疗效的关键,而一些中成药的安全有效性缺乏循证医学证明,就会成为重点 辅助性质的中成药过多,同质化严重 近年来,在政策环境改变之下,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越来越受重视,药品加成彻底取消,DRGs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药品已经由收入项变成了成本项,医院用药心态彻底改变,性价比高的药品越来越受欢迎,而一些疗效不明确或者辅助性质的药物会被彻底剔。中成药由于临床疗效证据不足,临床上常被划分为辅助药物,因此被医保除名,医院拉黑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中成药由于同质化太严重,例如六味地黄丸最多时有几十家药厂同时生产,而一些中成药仅仅是改变一下药味或者剂型,然后就当做新药开始上市销售,结果就导致在市场规模萎缩时各大药厂开始疯狂内卷,小药厂根本无法生成,而大药厂只能断臂求生。 新医保政策打破中成药的虚假繁荣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成药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亿,像复方丹参滴丸、脑心通、血栓通注射剂、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喜炎平注射液、血塞通胶囊等中成药大品的年销售量早已经突破了百亿,但在中成市场药疯狂发展下是一系列的乱象,比如价格不透明,再比如小五经常提到的使用不规范,还有就是严重的药物回扣问题,在看似繁荣的背后其实早已经暗潮涌动。 在国家医保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政策的变化给中成药市场的过度发热泼了一盆冷水,甲类变成乙类,医保变成自费,这些医院对于中成药的接受程度在逐渐下降,所以临床药物的缺失也就不奇怪了。而盈利的下降也让一些药厂放弃了对中成药的生产,转而投向生物、疫苗等新型领域,所以市场上中成药的种类也在逐年减少,而新型中成药的研发也出现了明显的停滞。 对于中成药的一些想法 可能在现有的政策和环境下,大医院的中成药的缺乏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目前国家已经针对大品种的中成药进行带量采购的政策,相信对于基本的中成药供应还是可以保证的,但种类比起原来要少不少,因此一些患者可能会被要求去药店自费购买,给您带来的不便小五真的深表歉意,希望您能理解。 原来可以轻松捞钱的环境将一去不复返,在新环境下中成药想要重新被临床接受,只有重视自身的循证建设,按照药物四期临床研究的模式开展规范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国家近些年已经开始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工作,目的就是给那些原本不规范的中成药一个修正的机会,打铁还需自身硬,中成药只有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上才能被临床认可。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红霉素软膏不是万能药,医生提醒绝对不能长期使用 调查|剂量靠猜,分药靠掰!难坏家长的儿童用药剂量如何保障? 多地法布雷患者呼吁:一年药费百余万,有药却用不起是我们共同的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yf/7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火在肝里失眠,火在胃里口臭,火在肺里咳嗽
- 下一篇文章: 贵阳快招聘上市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