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辩证论治第四千九百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病死率高达80%~90%。本病属中医“急黄”范畴。又称“疫黄”、“瘟黄”。
邪在气分:发病急骤,身目发黄,逐渐加深,小便深黄,高热烦渴,面亦气粗,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腹胀胁痛,大便秘结,舌质深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邪入营血:身热夜甚,身目色黄如金,小便短少,溺色深黄,胁肋胀痛,神昏谵语,嗜睡昏蒙,或震扑抽搐,或衄血、呕血、尿血、便血、肌肤斑疹,或腹胀有水,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细数。
1.邪在气分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金匮要略》)加味:主要药物:茵陈蒿、栀子、大黄,可加羚羊角、大青叶、土茯苓、蒲公英、金银花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若邪热炽盛,高热不退,加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邪热内闭心窍、神昏者,调服安宫牛黄丸以开窍醒神。胃气上逆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和胃降逆;右胁疼痛者,属湿热蕴结,络脉瘀滞,加柴胡、元胡、郁金以疏肝利胆,化瘀止痛;脘腹胀闷者,为腑气不通,加枳实、厚朴行气通腑。 2.邪入营血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救阴。 [方药]犀角散(《千金要方》)合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主要药物:犀角(水牛角代)、黄连、升麻、栀子、茵陈、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服上方不效者,可改服清瘟败毒饮。若身目发黄,躁扰如狂,渐至昏迷,呼吸气粗,喉间痰鸣,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为痰火内扰,治宜清热解毒,涤痰开窍,方用犀羚三汁饮(《重订广温热论》)。
1.针刺疗法 (1)主穴:①肝俞、胆俞、行间、足三里;②大椎、至阳、医明、内关;③肝俞、脾俞、太冲、阳陵泉。每日选用一组穴,强刺激,不留针。配穴:昏迷:人中、合谷、涌泉、十宣(放血);烦躁:内关、神门;呃逆:内关、合谷、足三里、膈俞、中脘(可用阿托品0.5毫克作穴位注射);腹胀:足三里(可于该穴位注射维生素B毫克),也可用吴茱萸炒热以布包裹热敷脐周。 (2)主穴:选人中、十宣、合谷、太冲,配穴用大椎、内关、丰隆、涌泉,强刺激,不留针,用泻法,用于神昏闭证;主穴:素髎、太渊,复溜,配穴用合谷、劳宫、足三里,平补平泻法,并加灸百会、内关、气海,用于神昏脱证。 (3)退黄选大椎、肝俞、合谷、内关;止血选血海、水泉;开窍选人中、十宣、百会;清热解毒选曲池、合谷、大椎。手法:用泻法,获得针感,留针10分钟。 2.贴敷疗法 (1)用茵陈30克,生姜两片,同捣,贴敷胸前,24小时后取掉。 (2)石蒜根10克,蓖麻仁3克,共捣如泥,贴敷涌泉穴,外用纱布固定。主治急黄伴有臌胀。 (3)用毛茛茎根10~20克,捣烂,贴敷于列缺穴24小时,使局部发生水疱。若水疱过大,可抽干疱内液体。 (4)田螺5个、食盐少许,捣烂如泥,贴敷石门穴,久盖纱布,治疗急黄伴呕吐。 3.灌肠疗法 用大承气汤或牛黄承气汤,浓煎至60毫升,保留灌肠,每6小时一次。 4.滴鼻疗法 (1)葶苈子10克,大枣15克,金钱草30克,二丑5克,大戟3克,羌活5克,煎汤鼻饲。治急黄伴昏迷。 (2)用苦瓜一个,捣烂,布包绞取汁,储瓶备用,每次1~2滴,滴入鼻内。 5.酒疗法 (1)处方:灯心草根克。用法:灯心草根用酒、水各半,入盛器内煮半日;露一夜,视酒量.分次温服酒汁。主治湿热黄疸。 (2)处方:丝瓜根5条,黄酒适量。用法:丝瓜根捣烂,用水一碗煎数沸,去渣,取汁候温,用黄酒兑服。 6.搐鼻疗法 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7.搽药法 茵陈蒿一把,生姜一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8.中成药 (1)安宫牛黄丸:每次一丸,每日3次。 (2)至宝丹:每次一丸,每日3次,口服或鼻饲。 (3)甘露消毒丹:每服9克,每日3~4次。 (4)黄连上清丸:每次6克,每日3次。 (5)牛麝散:由人工牛黄、丁香、石菖蒲各3份,麝香一份,羚羊角粉10份,藏红花7份,以上诸药共研细末而成。每次服0.85克,每日两次(重症患者则每3小时一次),连服2~5天。 (6)神犀丹:适用于热深毒重,神昏谵语者。每次口服9克,每日两次。 (7)紫雪丹:适用于四肢抽搐,神昏谵语者。每次口服1~2克,每日两次。 (8)苏合香丸:适用于窍闭神昏偏寒者。每次口服一丸,每日两次。 (9)玉枢丹:主含麝香、山慈姑、千金子霜、雄黄、大戟、朱砂、五倍子等,功能解毒辟秽。适用于频繁呕吐不止者。 9.中药针剂 (1)清开灵注射液:8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茵栀黄注射液: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3)醒脑静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2次。 (4)双黄连粉针剂:3~4.2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5)菖蒲郁金注射液:每毫升含石菖蒲、郁金各2克,常用本药10~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两次;或用2毫升肌内注射,每日4~6次。 (6)清肝注射液:由茵陈、栀子、大黄、郁金、毛冬青等配制而成。常用本药2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毫升中,静脉滴注。 (7)清解注射液:由青蒿、鱼腥草、银花藤、板蓝根、蒲公英等配制而成。每次用本药8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8)复方丹参注射液: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0毫升中,静脉滴注。亦可用2~4毫升肌内注射,每日3次。 (9)川芎嗪注射液:功能活血化瘀,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尚能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产生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的作用。每次40~80毫克,分两次肌内注射,或加入10%葡萄糖溶液~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10.饮食疗法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急性肝衰竭治疗的9大秘籍ALF(急性肝衰竭)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仍以综合治疗为主。原则是早期诊断,强化基础支持,针对病因治疗,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一、一般支持治疗 密切监护生命指征、肝功能变化,注意凝血功能异常和肝性脑病的早期表现,注意肺部、口腔和腹腔等感染的发生。高糖、低脂、适当蛋白饮食,酌情补充白蛋白、新鲜血浆或凝血因子、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低血糖、低钠和低钾等;维持循环稳定;绝对卧床休息。 二、病因治疗 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可致ALF,停用一切非必需的药物,采用拮抗剂Ⅳ一乙酰半胱氨酸(NAC)解毒,口服给药首剂mg·kg~,以后4h70mg·kg维持;静脉给药首剂mg·kg快速输注,以后4h50mg·kg维持,或16hmg·kg维持。有条件可尽快进行血液净化和血浆置换,快速降低血药浓度,改善肝功能。 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功能衰竭是否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存在较多争议。病毒性肝炎中HAV、HBV和HEV最常见,对HAV、HEV,目前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HBV复制活跃的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患儿早期采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如拉米夫啶、阿德福韦等,以阻止HBV复制,继而阻止免疫病理损伤。oH2胸腺素可双向调节T细胞功能,增强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可作为免疫调节剂使用。IVIG可预防和控制各类感染发生及减少炎症反应,推荐使用。除自身免疫性肝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治疗ALF中可能无效;肝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ALF治疗也无效;干扰素在肝功能衰竭时一般不使用。 三、预防感染和抗感染 继发感染是肝功能衰竭仅次于脑水肿的死亡原因之一。肠道内毒素吸收和细菌移位促进内源性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肺炎、脓毒症和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厌氧菌和白色念珠菌等感染。加强无菌操作,无菌管理各类管道,口服乳果糖、生大黄和庆大霉素/新霉素等以清理肠道,调节肠道菌群,减少院内感染,并促进神经毒性代谢物质排出。一旦存在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而抗生素预防感染的疗效和抗内毒素治疗尚未得到证实。 四、肝功能保护 甘草甜素等可保肝、降酶和缓解炎症;还原型谷胱甘肽、必需磷脂(易复善)具有抗氧化作用;有报道NAC能稳定ALF患儿的循环功能;输注氨基酸、肌苷、水飞蓟素、维生素和门冬氨酸钾镁等保肝退黄;促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够阻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早期使用效果较好。 五、出血治疗 由于凝血因子及其抑制物合成不足(如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消耗增加,PLT异常,几乎所有病例都有凝血功能障碍。应定期补充新鲜血浆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预防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并不能改善预后。如存在门脉高压性出血,首选生长抑素类药物或垂体后叶素,也可考虑内窥镜下硬化剂注射、套扎治疗和三腔管压迫止血。如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应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和硫糖铝治疗。PLT50×10·L者静脉输PLT。如发生DIC,可补充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和肝素。 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治疗 肝性脑病的治疗为综合疗法,包括积极去除诱因,限制蛋白摄人,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氨类物质等排出;使用精氨酸、谷氨酰胺和支链氨基酸等降氨药物。如有惊厥发生,可应用小剂量止惊剂。 脑水肿是肝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控制液体摄人量,常应用甘露醇、袢利尿剂等降颅压,但要注意维持足够的血容量。重症病例可用亚低温辅助治疗。 七、肝肾综合征 ALF的患儿常合并肾功能衰竭,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肝肾综合征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尿毒症、容量超负荷和其他代谢紊乱(酸中毒、高钾血症)的肾功能衰竭,血管活性药物的疗效并不理想。人工肾疗法是标准措施,可使用连续血液透析,持续静脉一静脉血滤等方案,后者可能效果更好。 八、人工支持治疗 ALF需要肝移植时需要等待肝源,人q-)jq:可暂时替代衰竭肝脏部分功能,辅助肝功能的恢复,甚至可能会部分取代肝脏整体器官移植。连续性血液滤过透析与分子吸咐再循环系统是近年先后用于ALF治疗的新型血液净化技术,均能全面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及水溶性毒素、降低颅内压、改善肾功能。成人已经提供了不少经验,但人工肝技术在儿科应用的经验不多,疗效也尚不确定。 九、肝移植 肝脏移植是目前唯一对各种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均有效的治疗手段,特别对患儿效果佳,其总体生存率高于其他疗法。需要紧急肝移植的指征:①凝血酶原时间50s;②血清胆红素txmol·L~;③年龄10或40岁;④出现黄疸与肝性脑病间隔时间7d;⑤动脉血酮体比(乙酰乙酸盐/B羟丁酸盐)0.4;⑥血清hHGF水平10ng·L~。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包括不能控制的颅内高压、难治性低血压、脓毒症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目前国内外肝移植已成为治疗ALF切实有效的措施。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中医药研究员,高级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yf/7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资讯得了痔疮怎么办治疗痔疮最好的方法
- 下一篇文章: 家中常备,小儿经典药物,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