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洪泉求神拜佛几乎丧命,三钱牛黄逐走
点击上方蓝字“凤凰城文学” 一键 我两三岁的时候,家乡已经是边区,实行土地改革。大人们逗我玩问:你们家分了什么东西?我会说“破铡、破犁、破……”。总之,全部东西都带有“破”字。都是使用许久残缺的一些农具。据母亲后来告诉,贫农会评我们家为一科,可以首先挑选一些新的好的物品。一科的人家是斗地主的积极分子,基干民兵,烈军属和革命干部家庭。这些,我们家都不是。所以母亲不要一科,甘愿自认为二科。就分了一些人家挑剩的,说起来就自然而然的都带着破字了。
五岁那年,我得了中耳炎,左边的脸肿胀,哭闹不止。又遇上柱姐姐的舅舅,逼迫我母亲送柱姐姐去婆家,我也要跟着。母亲心急火燎,不管三七二十一,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恰巧正打在发炎肿胀的左耳朵上。此后左耳后边就出现了一个流脓的洞。中耳炎没有弄好,一场大病又发生了。高烧不退,不吃不喝,迷迷糊糊地哭闹不止。在母亲怀里依然一个劲地喊着要找娘。求活神仙、拜仙姑,“叫魂”走遍前街后街。尤其是“换童子”把母亲折腾得苦不堪言。一个叫苏大姑的“仙人”,在收了一丈八尺红布、五十一个鸡蛋、一刀烧纸和两封香以后,当着我母亲和几个闲人的面,从母亲带去的鸡蛋里,随便拿出一个,放到一面镜子上。仙姑念念有词,将鸡蛋大头朝上小头朝下地立住到镜子上说:“你这个孩子,聪明伶俐,相貌出众。太公爷十分喜欢,被选中留在了身边,已经命人招他回去。现在我跟办案的官差说好了,三天以内,必须送童子去换。”傍边自有帮办,告诉我母亲,必须到佛堂附近的太公庙“换童子”。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带上一桌贡品、一张箩、三柱香、一串纸元宝等物品,特别要请个好的扎彩匠,做一个漂亮的男童子。
没有等到三天,第二天就准备齐全了所有物品。再三再四地检查,生怕遗漏一件。母亲觉得东西多,晚上一个人不便,道路又不熟,就恳求我叔叔陪同。叔叔却说:“半夜三更怪害怕的,我可不敢去。”母亲说:“万般出于无奈,只有自己去。”
太公庙不靠村庄,离佛堂村最近也有一里多路。出我们村向正南要走十多里路。要求路上不能说话,不能回头。所以必须绕开村庄。母亲一只胳膊挎着装着贡品的笎子,一手拿着一张箩,另一只手拿着童子。路上想换手都不可能。刚刚出萧集村,“喵喵”几声夜莺叫,让人毛骨悚然。母亲心里暗暗祷告:“各路神灵,若能还我孩子,您就保我平安,过年给您上猪头大贡;若不能还我孩子,就收了我去也好!”母亲想到这里,丝毫没有了惧怕,小心翼翼地拿好供品和童子,勇敢地向前走去。
求神拜佛折腾了八九天,不仅不见好转,反倒哭叫声微弱,奄奄一息了。在各种“神法”用尽以后,才请来萧桂州先生。先生看过没有说话,起身就走。我的五姑追出门外,求先生想方法施救。先生说:“她家舍得花钱了?”“人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命都舍得了,怎么舍不得花钱呀?!”五姑说。先生又回来,只开了一味药——牛黄三钱。指定到堠堌张先生药房拿药。
家中真的没有钱,就请给张先生扛活(打工)的洪海二哥担账,振恒六大爷立即跑十多里路,抓回药来。大家满怀希望地把药兑水研磨开,进行灌药。没有料到,我挣扎挥手,把药碗打翻,滴药未剩。
六大爷又一次去买药。张先生看了药方惊愕地说:这个方子不是抓过了?大爷说:“是抓过了,我来抓的,全撒了,再抓。”张先生说:“知道不知道这个药很贵,一付是一石二斗麦子。”大爷说:“不怕贵,要好的药。越好越好,越好越好!”后来,经过人传过话来,六大爷就多了一个名字叫:“越好越好,越好越好”
第二次再灌药,就安排好了,一个人搂住手,一个人撬开嘴,一个人把药送到嘴里。约有十分钟,我就睡着了。又过了半个小时,就要喝水。喝水以后,又睡了一个多小时,就开始吃东西,下炕,重新学走路,逐渐好起来。
经过这一次的起死回生,在亲朋好友中更娇贵了。知名的算命先生、我的舅爷,给我查出生辰八字是:“甲申”年,“甲戌”月,“戊午”日,“丙辰”时。又根据八字,查出我是命中缺水的金命人。所以取名为“鸿泉”来补水,别名随舅爷的孙子们取名:化随。
病是好起来了,仙姑所说的“聪明伶俐,相貌出众”都没有了。却露出了嘴歪眼斜、呆呆傻傻的样子,甚至有人给起了“大呆”的诨名。姐姐带着我,对叫我诨名的人,也叫他们的诨名或者骂人家。母亲知道了告诉我们:“不能骂人,也不能跟他们一样叫人家诨名,而是要礼貌对人。辈份大的该叫叔叔就叫叔叔,该叫大爷就叫大爷;对辈小的,一律称呼大哥、二哥……。还要告诉他们我叫鸿泉,小名化随,不叫大呆。”母亲这个方法的确很好,慢慢的不仅没有叫“大呆”的了,而且得到人们的表扬和尊重。六、七岁“鸿泉”的我,就在全村知名了。小辈的都叫大叔、大爷爷。北街的五先生萧桂法,四个儿子两个县级领导、两个科级干部,只要遇见都亲切地叫“泉叔”。村西头当过区长的桂崙三哥,当过多年村支书的桂斋大哥都是郑重其事地叫我“大叔”。
年龄大了。特别上学以后,知道了母亲受迷信折磨的苦。对宣扬迷信深恶痛绝,决心做个破除迷信的战士。通过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工作,拆除了大庙,消灭了大神,只剩犄角旮旯里存有一些残余。 洪奎三哥家在巷子里头,门外边有一个秆草把子对着一个砖垒的小庙。据多人说这是狐仙庙。这个狐仙爷,非常灵验。年龄大的,都非常信奉,年龄小的做出对它不恭敬的举动,都要受到不小伤害。人们还举出例证:一个叫虎二的不相信狐仙爷,说“狐仙狐仙家住云南,有我一天,哪有你显的灵验。”虎二说完,举起铁锨,就要铲狐仙爷。铁锨还没有落下,虎二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抬回家去,三个月下不来炕。经过烧香还愿以后才好。”还有xx,xx(都是我的小伙伴),因为朝着狐仙爷小便,回到家就发烧全身起鸡皮疙瘩,昏迷不醒。直到大人烧香上贡,才得以好转。
对于我的小伙伴“全身起鸡皮疙瘩,昏迷不醒”的病,我相信是真,是受风所致。可要说与狐仙爷有关,这就万万不可相信。
对此,我发出话说:“让这狐仙爷三天以内离开这个地方,永远不在这里作恶骗人。”有不少好心人,一再劝我,千万不要去惹狐仙爷。有几个人做过清除狐仙爷的事,都遭罪头疼腿疼,自己又把狐仙爷请回来才好了。还有的说是狐仙爷自己回来的。受迷信伤害,对迷信深恶痛绝的我母亲也动摇了,说:“信神有神在,不信无妨碍。你就别去惹吧!”我母亲是不信神灵,但是她老人家不反对别人相信。而我是一个真实的不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坚决要铲除这个狐仙爷。
第二天中午,我与萧居峨,仔细认真的考察了这个狐仙爷。共有十几块砖和一个秆草把子。很容易就能清除掉。但是,要防备有人帮助这个狐仙爷再回来。于是到第三天中午,大家都在休息。我叫居峨放哨,自己把这里的那些砖装到一个粪筐里,倒进有水的大坑里,用铁丝将秆草把捆到芦苇包围的柳树上,在外边看不出来。事实证明,狐仙爷并不能自己回去。这个关于狐仙爷的迷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作者简介 肖洪泉网名江边芦苇曾用名江源。东营市胜利第一小学退休教师。现住黄岛区。喜欢旅游,摄影,种菜,玩手机。 作者往期作品: 肖洪泉日月照今古 欢迎光临 凤凰城文学 长按扫码和我做朋友 凤凰城文学编辑部 顾问:鲁北荒原凭栏观海苍茫黄河口童心 法律顾问:扈荣华 主编:王霞 副主编:宋爱霞凤之舞 编辑:周花隋淳向米粒儿 利哥兰诺九鼎红瑞 芯语小窗 征稿要求 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均可,须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不涉及政治和宗教问题。诗歌(组诗):不超过50行,其中,古体诗词须注意格律平仄,不合要求者不予刊发;散文、小说一般不超过字。必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 凡投稿作品,《凤凰城文学》均有权酌情进行局部修改。 投稿方式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fhcwenxue . 1.每周阅读量过留言30条的作者为本平台入围“明星作者”。每月底按阅读量和留言高低评选出五名“明星作者”,分别予以现金奖励,并颁发“《凤凰城文学》月度明星作者”荣誉证书,具体奖励金额根据平台当月流量主收入多少而定。其他入围作者发“荣誉证书”。并在下篇文章注明“明星作者”字样。2.“月度明星作者”享有下月投稿优先编辑,两天内刊发的VIP待遇。 3.根据作者个人意愿在文章内贴入作者本人的 4.平台会继续以《凤凰城文学》作者的名义,把发表在平台的优秀文章推荐给纸刊或官方媒体,比如《凤鸣》、《东津文艺》、《学习强国》等。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在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xz/4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习中医中药浮小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