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是金榜题名高校录取时。

高考完未完,都有人问去哪里读大学好。

2

读书、工作大多数人选择到最发达地区去。

经济是下层建筑,但决定了上层建筑。

读书到发达地区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高起点,大平台。

3

年去澳洲,导游是个姑娘。八卦了一下,她来自湘乡,读的是深大,假期到澳洲牧场洗挤奶器,游澳洲学英语,毕业后在香港公司上班,几年后拿了香港身份证和护照,随时可以飞,带团全世界玩,成金牌导游,在澳洲黄金海岸购了房出租,(路过时还指给我们看)又带大陆客过香港投资买保险,都做得风生水起,猪笼入水。

内陆乡村,沿海一线超大城市,国际都市香港,发达澳洲,一路走向更广大的世界。

如果她读的不是深大,则此路不显难行。所以还是位置决定一切。

4

邻居小伙子到深圳创业,开头举步维艰,压力山大,想打退堂鼓回家。

老母骂绝:只要你还有一碗粥食就不要回来。你回来了,下一代还是要杀出去,你现在等于帮佢先行一段路,以后佢就可以少走这一段。捱捱就过去了。

果然,现在公司越开越大,钱越赚越多,正春风得意。

5

某年过佛山,与在此工作的小李、小郭会面,问起他们就业地的选择。

小李说:我之所以一定选择珠三角发达地区,其他不说,单说医疗,我即使看个小感冒,去的是家门口的社区卫生站,看的也是名校毕业的医生,医院也没几个是中山医毕业的。

小郭说,就像高考,总分高的肯定各科都较高分,发达地区的方方面面都是相对发达。

6

小卢戍边十年,我曾到访他守的山头,艰苦卓绝。

他从小有奉献精神,读中学时无偿捐献新石器时代文物给博物馆,高考报读军校,然后守疆戍边。他另一中学、军校的同学,情商高,分配到佛山的部队,听说已买几套房。

他前几年奉调南宁,想转业回家乡,托我了解,问了公安、法院的几个朋友,都建议他留在南宁,说毕竟是省会城市,且军地有别难适应。

他说想回来照顾父母家庭,朋友立即反驳:“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回来,离家是近了,但又有几何回乡下看望父母?有钱才能够照顾父母,否则在家也无暇顾家。我现在真后悔,我毕业若到发达地区工作,即使是发达地区的平均收入,也比现在多多了,就能每年拿10万元出来,可请两个保姆照顾父母了,没钱能做什么事,我现在可谓人财两空。”

最后小卢还是回来了,随军的妻子工作尚无着落。

7

发达地区经济发达,百业兴旺,分工细,岗位多,就业容易,不一定要挤高考这条独木桥,读书压力就小,还可据其兴趣选学和就业。发达地区钱多人傻(?),自由独立,价值多元,行行出状元,幸福感也强。

8

90年代与老广州的同学聊天,才发现他的中学同学读职中、技校的不少。当时我非常惊讶,怎么不去读大学的?不怕人笑话吗?

但他的语态淡然,不觉得读职中有什么不对不好。后来慢慢发觉,于他们而言,读什么出来都是打份工揾啖食,没我们想的那么紧张和高尚。

9

年与亲友游荔湾湖,他们参观蒋光鼐旧居,我已看过,就省几元门票,在屋外等他们,与一位管理人员聊天。她说自己的工资是四五千元,小孩在念职中。四五千元工资,乍一听好少,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极不相衬,简直丢了大广州的脸,再一问说是老广州,就释然了。

月工资五千元,日常食、用花费约两千元,还剩三千元,不用还房贷。这是老广州,原有房。若是外来务工人员,这个工资则入不敷出,因还要租房,又无各种户口福利,就难捱了。

10

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集聚效应日益强大,只要会动的都极度丰富,尤其基本的衣、食、用、行、医等,从而物美价廉,除了不会动的土地和房子,才是物以稀为贵,但再高的房价也吓不死挡不住来自全国各地的过江龙。

11

有“车轮一响,黄金万两”,路通财通。因为马太效应,也有“高铁一通,人财两空”。一小时经济圈了,落后地区选择到发达地区读书、就业、求医、购物的人会剧增,交通快了,由以前的4小时缩为1小时,上省城逛广州就和趁圩赶集没两样了,那为什么不到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去呢。

12

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更落后,百业待兴(百废待兴就好了,有底子),万万人待岗。

落后地区,除了政府公务员、事业编制职工、国企工人这些标配,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岗位,所以唯有拼命读书杀出去,否则只能做一般的农民工,都是背井离乡。

13

那么落后地区岂不是越来越落后,永无出头之日?非也,物极必反。但须立足现实,扬长保短。

内陆尤西北,因位置、交通、气候、水源、土壤等不宜太多人居住和大力开发,否则对其本已脆弱的生态是灭顶之灾。经过千万年的磨合搭配达至平衡稳定,人口分布少,少数民族是人地对抗与交融的结果。

人少地多了,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其优势,真正超越了小农经济。

14

推而广之,发展中国家的人也要到发达国家去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历史的确如此。看看欧美发达国家大使馆、领事馆门口排队办理移民的长龙就知道了。

若有机会去发达国家进修深造,很好。但移民不做建议,那纯是个人行为,与本人无关。

15

一直有人问:那你回来干啥?

很单纯的念头,总归是教书,到哪都是教书,不如回去教自己人。

选择是一回事,情怀是一回事。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道理需要讲透,选择须有自由。

我是远低于三和大神的,是一个本地土和尚。

16

又要请假扣工资陪家人上省城求医问药了。

亦一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jj/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