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品牌北京同仁堂
百年品牌—同仁堂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品牌简介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是乐显扬创建于中国清朝康熙八年(年)的一家药店,被授予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称号。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该药店现已企业化为“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拥有“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年同仁堂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八。年3月29日,同仁堂获中国政府质量领域最高奖——“中国质量奖”。 历史悠久 乐氏祖籍浙江宁波,明朝永乐年间迁至北京,最初以摇铃走街串巷、行医卖药维持生活。其医院吏目,康熙八年(年)创办“同仁堂药室”,以“制药一丝不苟,卖药货真价实”为宗旨,药方来自民间验方、宫延落方。其子乐凤鸣接续祖业,年迁铺至前门大栅栏路南,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乐氏世代祖传丸散高丹下料配方》和《同仁堂药目》两本书,并在《同仁堂药目》序言中明确提出了“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意识。 年,清朝雍正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其后同仁堂独办官药年,历经八代皇帝。自制名药有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乌鸡白风丸等。 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制,总经理为第十三代子孙乐松生。 年,北京同仁堂以其对于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今约年历史的同仁堂,秉承百年老字号制药经验,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药店”之首。 经典传承-金锅银铲 制造紫雪散的古配方要求:“炮制紫雪,要用金锅银铲”。对于这一苛刻的要求,当时许多商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即使在炮制紫雪散的过程中使用了“金锅银铲”也不会有人知道。 但同仁堂人没有忘记祖宗的家训,始终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牢证心中。 那是在清光绪年间、庚子之乱后,同仁堂的金锅银铲被八国联军抢走,更无力铸造金锅。当时的女掌柜许夫人,当务之急便是生产用于急救的紫雪散。为了保证药效,这一口金锅成了同仁堂上下的头等大事。就在为金锅银铲发愁之际,她发现身边的女眷们身上佩戴的金银饰品,于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许夫人带头拿来了自己所有的金银首饰,乐家的女眷们见状立即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都纷纷响应,摘下了耳环、褪下了手镯、取下了发簪…….就这样,女眷们倾其所有,一共凑出了大约余两金银首饰。她们将这些收集上来的首饰认真清洗,用布包裹并全部放到了锅中与药一同煮起来,使金银元素在药中发挥作用,确保了古方紫雪散的制药质量。 这不仅仅是一种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制药人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同仁堂的药疗效显著,才使得同仁堂能够蜚声海内外,才使得“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屹立多年而不倒。 文化理念从古至今,同仁堂文化质量观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识。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提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制药过程严格依照配方,选用地道药材,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另一个是同仁堂的外在压力,即皇权的压力。 历代同仁堂人坚持“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四大制药特色,生产出了众多疗效显著的中成药。同仁堂不仅有包括安宫牛黄丸、同仁大活络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紫雪散、意风宁心片、国公酒、同仁乌鸡白凤丸、壮骨药酒、局方至宝丸、再造丸的“十大王牌”,而且形成了以“十大名药“为代表的产品系列,从而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和青睐。 若用句话概括同仁堂的企业精神,那就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同仁堂的创业者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历代继业者,始终以“养生”、“济世”为己任,格守诚实敬业的品德,对求医购药的八方来客,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以诚相待,始终坚持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同仁堂始些认为“诚实守信”是对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讲信誉是商业行为最根本的准则。 同仁堂在今天 北京同仁堂始终坚持“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做长、做强、做大”为方针,以创新引领、科技兴企为己任,形成了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构建了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和两个储备单位的企业架构,目前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随着同仁堂的快速发展,品牌的维护和提升、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日益显现。 SUMMER 结语时代新生,精华沉淀,文化医药,绿色未来,同仁堂健康药业,秉持百年古训,顺应时代需求,吸取同仁堂三百余年的医药智慧,结合现代化的生产、管理、经营方式,精益求精,创新发展。 THE END 供稿:本安全18-1班 编辑:沈号函 责任编辑:马明雨 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私聊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jj/7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起底ldquo瞒豹rdquo
- 下一篇文章: 我们是怎么选出同仁堂国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