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流传出一份名为“关于精品安宫牛黄丸定价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下方带有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广誉远)的印章。该文件指出,根据原材料价格及产品工艺特性,公司决定对精品安宫牛黄丸产品定价。

广誉远安宫牛黄丸有双天然铁盒与双天然木盒两种规格,上述文件显示,双天然铁盒方面,6盒装3g/丸的安宫牛黄丸价格元;双天然木盒方面,又分为2盒装与6盒装,2盒装3g/丸的安宫牛黄丸价格元,6盒装3g/丸的安宫牛黄丸价格元。此价格自年4月1日起执行。

按照上述价格,安宫牛黄丸双天然铁盒3g/丸零售价为元,双天然木盒3g/丸零售价为元。

山西广誉远是广誉远的控股子公司。山西广誉远距今年历史,其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的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月8日下午,针对上述定价通知,中新经纬多次致电、致函广誉远,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多家广誉远线下门店工作人员向中新经纬证实了上述文件属实,原因是部分中药材原材料涨价。当被问及是否有限购政策时,有店家表示,“目前没有限购,但货可能不够。”

“现在买价格是合适的,近期木盒安宫牛黄丸购买人数多,库存销售完,公司面临断货。”部分商家向中新经纬透露。

据中新经纬了解,目前广誉远安宫牛黄丸双天然铁盒3g/丸价格元,双天然木盒3g/丸价格元。按照上述通知,4月1日起,双天然木盒与双天然铁盒两种规格的安宫牛黄丸分别涨价13.95%与6.33%。

有业内人士也曾对中新经纬表示,近年来受耕地政策、环保政策与天气环境的影响,动植物中药材成本上涨,一些中药材品种成本略跌,但整体往上涨。加之保健市场与年轻消费者对中成药旺盛的需求,整个需求越来越大,进一步推高了中药材价格。

这不是安宫牛黄丸第一次涨价,不仅是广誉远,从年12月1日起,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3g*1丸/盒)的销售价格也从元提至元,价格涨幅约为1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29日,广誉远披露年业绩预亏公告称,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30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3.62亿元左右。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3.61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3.53亿元左右。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广誉远提及,受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影响,以及不同毛利产品销售结构占比的变化,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另外,广誉远表示,受国内疫情零星散发不断,终端药店客流下降,为促进应收账款清收和降低渠道库存,公司适当控制发货,使得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为了应对疫情影响客流下降,以及医保控费、处方药政策监管等不利影响,公司加大市场各类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投入,使得终端营销、动销费用和品牌建设费用投入持续加大,导致销售费用大幅增加。

据央视财经,近期多家中药公司传出中成药产品提价的消息,涉及安宫牛黄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多种经典药品。业内人士称,中成药原材料成本占比约为三到四成,而以安宫牛黄丸为例,其11种成分中药材价格在年全部出现上涨,涨幅在20%到50%之间。

  提价,是挽救业绩颓势的有效手段吗?广誉远要走东阿阿胶的老路?

  从到元/粒的安宫牛黄丸

  山西广誉远、北京同仁堂等是较早生产安宫牛黄丸的中药老字号企业,广誉远拥有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四大核心品种。在股权几经波折后,年正式回归山西,公司控股股东由原先的东盛集团变更为晋创投资。

  可就在张斌去年12月辞去董事长职务、山西国资完全掌控广誉远后,选择将公司核心产品中唯一销量还有增长的安宫牛黄丸连续提价两次,从元/粒提到元/粒,幅度达到25.6%。

  实际上,除了广誉远之外,北京同仁堂、白云山中一药业、片仔癀等企业都有此类药品,元/粒的价格也超过了同仁堂的同类双天然竞品元/粒达14%。

  数据显示,广誉远近年来的安宫牛黄丸产品,普通产品、精品年销量下滑明显,年未公告出来。唯一增长的就是双天然产品,在年有着%的增长,而此次提价也是这类产品。

  实际上,从安宫牛黄丸这类产品的总量来看,广誉远的销量有所增长但是增幅不大。此外,公司的另外几大核心产品,龟龄集、定坤丹水蜜丸、牛黄清心丸等产品销量均在年出现明显下滑。

  从安宫牛黄丸的销量看全局,广誉远的销售低迷,也就是从年开始的。

  营收、利润、员工数连续3年的下滑

  从年销售量低迷开始,过去三年见,广誉远的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呈下降态势。其中,年至年前三季度,广誉远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19亿元、12.17亿元、11.09亿元、5.95亿元;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4亿元、1.30亿元、.30万元、-1.11亿元。

  近日,广誉远发布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左右,同比下滑%,预计扣非后的净利润为-3.61亿元。

  此外,与公司产销不振类似的是,广誉远的在职员工人数也在明显减少。从年到年,广誉远的在职员工数量分别为人、人和人,预计年的人数恐也不乐观。

  由于研发投入有限,因此通过加大销售费用投入,是大多数中药企业提升业绩的有效途径。广誉远在挣扎的年也在尽量维持相当体量的销售费用,年为6.29亿元,销售费用率就达到38.83%,而在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仍然有4.06亿元,销售费用率飙升至68.2%。

  广誉远再苦也没苦销售,但是换来的业绩仍是惨淡的。此外,公司的销售政策似乎近几年也一直较为激进。年应收款增至13.38亿元后Q3仍有13.13亿元,年年报显示,应收账款账面值高达17.55亿元,其中一年以内的仅占58%。而公司业绩最好的年净利润也不到4亿元,应收账款蕴含的风险需警惕。

  提价,是挽救业绩颓势的有效手段吗?

  面对持续高销售费用投入仍效果不佳的年,新管理层似乎想直接通过提价来改善业绩,避免连续两年亏损的尴尬局面,而能动手的就是安宫牛黄丸。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年安宫牛黄丸销售增速较高背后,安宫牛黄丸占广誉远的收入比重或不低。而年业绩全面下滑,或其中也包含安宫牛黄丸的低迷。正如公司公告中所述,为促进应收账款清收和降低渠道库存,公司根据市场客观情况,结合产品在各区域的实际销售情况,适当控制发货,使得营业收入出现下滑。

  双天然类产品在、销售量翻了5倍,或蕴含有渠道销售不畅的风险。据部分媒体实地调研称,在广誉远的大本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很多药店负责人认为,广誉远的产品单价昂贵,销售情况不好,他们都没有进货。

  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选择大幅度提价的策略,面对同仁堂、白云山、片仔癀的竞争,其合理性存疑。此外,通过提价做大业绩的东阿阿胶或许可以给广誉远做一个参考。

  在前领导人秦玉峰的“价值回归”战略下,年至暴雷的年,东阿阿胶不断进行提价。主打产品阿胶块的出厂价已从年的每公斤不到元上涨至年的元左右,十三年间价格涨幅近30倍。

  一面是不断提价,一面是销量下滑、存货剧增、渠道混乱,面对福胶等一众竞品,东阿阿胶未能玩转这个“囤积居奇”的游戏,也有其必然性。

来源:新浪财经、中新经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jb/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