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螨病

病变分布从耳缘开始,迅速扩散至面部、眼睑和颈部,可能由于犬猫睡觉时常盘绕身体,能使感染蔓延至爪和会阴部。雌虫在表皮的角质层横向打洞,造成皮肤密集的微小丘疹、红斑和皮屑,随之形成很厚的结痂,称为“背肛螨盔甲”,常见抓痕和脱毛,瘙痒程度不定(轻度至重度)。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全身脱毛和皮肤病变。常见外周淋巴结增大。

犬属疥螨是犬奇痒的主要原因,它寄生于犬的表皮层,由于其爬行的机械刺激和排泄物、分泌物引起皮肤过敏而致痒。犬疥螨的传播主要是接触性感染,多呈散发。

诊断

1、疥螨引起犬的奇痒,由于持久的搔抓和摩擦,患部呈红肿、少毛,以致破损。

2、犬疥螨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品种的犬,多见于犬的眼区、四肢等。

3、大属疥螨亦能感染人,引起红色的小丘疹。

4、刮取犬的皮屑和被毛,直接镜检或10%氢氧化钠热消化后显微镜下检察,发现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

犬属疥螨生活周期为3个月,污染的草垫等物品可再度引起犬的感染,因此彻底的消除犬疥螨至少4周的连续治疗和消毒。

1、去掉污染铺垫,以1%敌敌畏等杀虫剂消毒环境。

2、硫磺皂或含六六六的洗发剂清洗犬体。

3、以1:5稀释石流合剂成或丙体六六六等杀虫剂药浴或涂擦,因犬皮肤易吸收有毒物质而引起中毒,药浴保留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

4、为减轻瘙痒,促进创部愈合,可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4—5天,但长期用药可因抑制免疫而加重犬的感染。

5、人皮肤的犬疥螨丘疹,涂以石硫合剂。

6、避免犬与其它病犬、家畜的接触。

耳螨

耳螨,又名耳疥虫,英文名是Otodectescynotis,是猫和犬常见的耳道寄生虫。多数情况寄生于耳道,少数情况也会出现在头部、颈部和尾部。

症状

接触耳螨的皮肤会有严重的瘙痒和局部过敏反应。一般集中在耳道,头部和颈部,严重的情况可能全身瘙痒。耳朵的6、避免犬与其它病犬、家畜的接触。

耳螨

耳螨,又名耳疥虫,英文名是Otodectescynotis,是猫和犬常见的耳道寄生虫。多数情况寄生于耳道,少数情况也会出现在头部、颈部和尾部。

症状

接触耳螨的皮肤会有严重的瘙痒和局部过敏反应。一般集中在耳道,头部和颈部,严重的情况可能全身瘙痒。耳朵的瘙痒表现为用后腿挠耳朵或甩头。

产生红褐色或者黑色的耳道分泌物,由耳油、血、炎症分泌物和耳螨本身组成。

皮肤有抓痕,会出现在耳朵附近,颈部和尾巴根部等等。

耳部疼痛,拒绝耳道检查。

耳廓外部脱毛。

可能造成耳血肿。

严重的情况会造成中耳炎或内耳炎,可能有听力受损,失去平衡等症状。

瘙痒表现为用后腿挠耳朵或甩头。

产生红褐色或者黑色的耳道分泌物,由耳油、血、炎症分泌物和耳螨本身组成。

皮肤有抓痕,会出现在耳朵附近,颈部和尾巴根部等等。

耳部疼痛,拒绝耳道检查。

耳廓外部脱毛。

可能造成耳血肿。

严重的情况会造成中耳炎或内耳炎,可能有听力受损,失去平衡等症状。

诊断

显微镜检查:用棉签取少量分泌物,放在载玻片上,滴少量矿物油,用4倍或10倍观察。

耳螨肉眼很难看见,只是一个个小白点。用耳镜可以直接观察并诊断。

可以根据治疗的有效程度来判断是否有耳螨。

皮肤刮削采样:对于有全身皮肤症状的宠物,需要皮肤采样判断螨虫的种类。

治疗

用于耳道的外用药

使用外用药前需要用宠物专用洗耳液清洁耳道,去除分泌物。

伊维菌素和摩西菌素是很有效的一次性外用药。

艾贝尔宠耳净含有黄柏溶液,盐酸达克罗林,酮康唑等可以用于杀死耳螨以及虫卵。疗程需要10-14天。此药也能同时治疗多数的细菌以及真菌感染。

市面上有很多非处方耳螨外用药,这些外用药只能杀死成虫,不能杀死虫卵,所以必须治疗3个星期以上。这种治疗方法的缺陷是疗程太长,而且宠物可能不配合。

用于颈后的外用药

selamectin司拉克丁和moxidectin摩西菌素是治疗耳螨的很有效的一月一次的外用药,滴在脖子后面。宠物一般需要一次或两次的治疗。有的医生会在治疗耳螨期间两周用一次。

注射药物

Ivermectin伊维菌素是标示外使用但是有效的治疗耳螨的药物。皮下注射微克/千克(ug/kg)每1至2星期一次,4次一个疗程。不能用于柯利牧羊犬,喜乐蒂,以及他们的混血,或者其他牧羊犬品种。对于6个月以下的宠物,只在必须的时候使用。猫猫在幼年时的有毒反应更多。

其他治疗建议

二次细菌或真菌感染需要同时治疗。

传染性很高,所有接触过患病宠物的小动物都需要治疗。

耳螨能在环境中存活,需要仔细清洁环境。

蠕形螨病

蠕形螨局部感染常见于面部和腿部,多数病犬呈慢性,个别犬发展致深部组织化脓,蠕形螨病皮肤炎症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局部被毛稀疏或完全脱毛,皮肤增厚,皮屑增多并变黑,肿大的毛囊可挤压出蜡质样皮脂。

②破坏毛囊并深达真皮层,因瘙痒而使皮肤破溃或肉穿肿继发细菌感染成为脓皮病。

病因

犬蠕形螨病又称犬毛囊虫病或犬脂螨病,是由于犬蠕形螨寄生于犬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皮肤病。犬身上具有极少数的蠕形螨被认为是正常的。当螨虫过度增殖就会发生具有临床症状的蠕形螨病。患青年型全身性蠕形螨病的犬一般具有遗传倾向性。成年型蠕形螨病通常与潜在疾病(如库兴氏病、甲状腺机能减退)、免疫抑制药物或癌症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抑制)有关。[2]

发病群体

年龄:该病多发于3~10个月龄的幼犬,但目前来看犬蠕形螨病的发生已没有年龄限制,各种年龄段的犬均有发生。

品种:多发于沙皮犬、北京犬和腊肠犬。因该病常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皮肤病,所以对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感染性

本病的发生多因病犬和健康犬相互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媒介物间接感染,还可通过胎盘由母犬感染给幼犬。蠕形螨的抵抗力很强,可在外界存活多日,国外有犬蠕形螨病感染人案例报道,但并未有相关文献给出具体结论。

2临床症状编辑初期

通常为局部性蠕形螨病,感染初期患部脱毛,皮肤发红、变厚多皱纹,皮脂腺分泌增强,覆盖有银白色黏性的糠皮样鳞屑;罕见瘙痒,少部分会出现黑头、丘疹和小的红色突起。

后期

全身性蠕形螨病的脱毛病变分布广泛,可遍布全身。出现黑头、丘疹和红色突起及病变部位出血。结痂通常表面存在继发感染,发展为毛囊炎、脓皮病等,这也会导致皮肤瘙痒。皮肤变成淡蓝色或红铜色,发出难闻的臭味。[1-2]

3诊治编辑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实验室诊断,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1)用手术刀片钝端,刮取病灶皮脂,置洁净载玻片上,丙三醇透明固定,光学显微镜低倍观察。

(2)用双拇指指甲对挤病灶有毛无毛交界处皮肤,挤出毛囊内容物再用手术刀片钝端刮取皮脂,置载玻片上,丙三醇透明固定,光学显微镜低倍观察。

(3)将透明胶纸剪成2.5cm×2.0cm大小,粘贴于刮毛后的病灶处,1min后揭下贴于载玻片上,丙三醇透明固定,光学显微镜低倍观察。[1]

推荐采用第三种透明胶纸法,因具有对动物伤害轻、应激小、操作简便、检出率高等特点,应作为犬蠕形螨病主要临床确诊方法。

治疗

(1)常用治疗犬全身性蠕形螨的方法为口服伊维菌素。不推荐给柯利犬。但其他犬种均可适用。

口服伊维菌素:0.4-0.6mg/kg/日,与食物一起口服最好。如果能够确定伊维菌素的浓度为1%,口服剂量的算法可以更加直接:0.04-0.06ml/kg,每日口服。·对于首次服用伊维菌素的犬,为了防止副反应,应该在7天内逐渐增加到我的建议量,例如:第一天:服用推荐剂量的1/7(大约0.-0.ml/kg);第二天:2/7(0.01-0.mg/kg);第三天至第七天以此类推。让主人在家注意观察动物在用药第一周的反应。如果出现异常则停止伊维菌素的使用。可能的副反应:厌食、抑郁、呕吐、瞳孔散大、震颤、共济失调、流涎、昏迷、癫痫和死亡。如果选择逐渐加量的方法,一旦发现副反应,大多数犬通过停药或支持疗法能够恢复。第一周的观察期过后就可以按照推荐的0.04-0.06ml/kg/天,连续3周。

(2)对于脓疱严重的可将脓疱开放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后涂擦2%碘酊。

(3)全身性感染的病例可结合抗菌素疗法药浴疗法。

癣菌病

病原及临床症状

1症状介绍编辑

最典型症状为脱毛,圆形鳞斑;也有不脱毛、无皮屑但局部有丘疹、脓疱或呈起的红斑性脱毛斑或结节。

2类型编辑

犬的皮肤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病理过程长、类症鉴别难度大的疾病,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且种类繁多,仅凭经验或肉眼观察难以做出正确诊断。真菌性皮肤病中皮肤丝状菌病感染率最高,其病原体70%是犬小孢子菌,20%是石膏样小孢子菌,10%是须发毛癣菌,皮肤病变以鳞屑、痂皮、皮肤形成圆形脱毛或被毛断裂病灶为特征。

癣菌病是由皮肤条件性致病真菌(又称皮霉菌)所致,能引起表皮层,毛和爪的损伤,犬主要有3种可致病皮霉菌。

1、犬属小孢子菌长期存在于犬体,只产生轻微的炎症,犬约50%的癣菌病是该菌所致。

2、石膏状小孢子菌是一种嗜土壤真菌,温暖的气候偶然引起犬的癣菌病,但这种炎症反应和感染属自限性的。

3、须小孢于菌主要引起犬继发性癣菌病,老鼠是主要的带菌者。

皮霉菌致病主要是菌丝侵入毛柱、毛囊和角质层引起脱毛和产生皮屑,多发生于头、脚和腿,小犬较成犬易发。

诊诊断标准

(1)流行特点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的程度,常取决于个体的素质。幼犬和体质较差的犬,其症状明显且较严重。   (2)临床特征主要在头、颈和四肢的皮肤上发生圆形断毛的秃斑,上面覆以灰色鳞屑,严惩时,许多癣斑连成一片。病程较长。

对于典型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轻症病例,症状不明显,须采取病料,即自病健交界处用外科刀或镊子刮取一些毛根和鳞屑,做显微镜检查。

5治疗方法编辑

及时治疗的早期病犬,只靠外用药的局部处置即可收效,但慢性重笃的皮肤霉菌病必须同时内服治疗药物。

外用药物疗法:

先用皮肤康药浴(左右药品)洗去皮屑和痂皮,清整脱落和断裂的被毛,然后涂以下列某种软膏:克霉唑软膏、复方水杨酸软膏、咪康唑软膏或十一稀酸软膏,也可应用其他有效的成药,如癣净等。每天1~2次,直至彻底痊愈为止。交替使用两种软膏往往更好。

内服药物疗法:

回黄霉素为首选药物,每天用量20~40mg/kg体重,一次或分两次口服,连用4~8周。将此药混以脂肪性食物拌食,能促进吸收。妊娠犬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另一种口服药物是酮康唑,每天10mg/kg体重,分3次口服,连用2~8周。此药对胃有刺激性,有的犬可分生瘙痒等过敏反应。如果反应严重,应停止服用而改用其他药物,或用药浴辅助治疗。

皮炎和湿疹编辑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犬皮肤的炎症均称为皮炎,而湿疹则是一种由潮湿、污泥、摩擦等引起的表面性炎症为特点的皮炎。

接触性皮炎

病因及临床症状这是一种由于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作用犬体引起的皮肤炎症,犬的皮肤,特别是腹部皮肤因被毛稀疏、经常接触地面,更易受到草、混凝土、柏油面、塑料、地板以及表面残留的化学物质,如杀虫剂、消毒剂的刺激和腐蚀,皮肤的炎症可能是由于直接用刺激所致,或者是过敏反应。临床常表现为腹部、大腿和胸等部位实然出现红肿、脱皮、结痂、组织渗出和继发感染,由于犬的舐咬,这种炎症也会在犬的足和会阴等处见到。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病史。

治疗

目的是减少接触刺激,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①消除环境致病因素,如:与犬体接触的化学制剂、水泥地、青草等。

②创部可使用粘膜消毒药,如:雷佛奴尔清洗,而后使用皮质激素膏剂,或配合应用抗菌素;较严重的病例可选用氯化可地松。

③大面积较为严重的炎症,应同时服用皮质激素和抗菌素。

擦烂

皮肤表面过度的潮湿会影响正常的表皮层角化,降低皮肤自然屏障的抵抗力,而易被损伤和感染,当伴有一定程度的擦伤时,这种湿性皮炎为擦烂,主要发在犬皮肤皱褶内。炎症的初期表现为红肿、疼痛,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常因组织渗出和继发感染而加重炎症反应,甚至出现恶臭、溃疡。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湿度,减少摩擦,控制感染。①保持皮肤清洁、干操。②坚持每日患部涂擦皮质激素—抗菌素制剂或者龙胆紫。③慢性病例可应用1%硝酸银灼烧或彻底的皮褶切除手术。④趾间擦栏,剪除趾间长毛,以有利于通风和清洁。雨天应冲洗掉趾间的污染杂物,擦干后涂药。⑤伴有严重化脓感染的病犬,应全身使用抗菌素。

急性湿性皮炎

这是一种伴有严重继发感染的渗出性皮炎。临床上以发病急、疼痛明显、迅速蔓延为特点。24小时内出现大面积红肿、炎性渗出、化脓、脱毛和结痂等病理变比。常在有致密绒毛的犬种,如德国牧羊犬发生,多见于温暖、潮湿的夏季。治疗时要剪掉病灶周围的被毛,应用防腐消毒剂轻轻擦去炎性分泌物及结痂,局部保持干燥或涂龙胆紫、抗菌素等药剂,如有瘙痒需使用皮质激素,剧痛而神经紧张的犬应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犬脓皮病编辑

犬脓皮病是一种当伴有细菌感染时,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坏死形成脓枝汁的皮肤炎症,而不同于渗出性或化脓性表面皮炎。

脓疱病

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所致表皮层内形成脓疱、小水疱等病理变化。脓疱病多见于犬的腹部,细小而呈白色,有时有脓汁渗出并干燥形成结痂。有的犬可在口和足周围见到,体弱小犬更易发病。诊断时主要依据临床观察确认脓疱,小水疱是表皮层内的,采取脓疱内脓汁分离的细菌可做为病原鉴定。治疗可在清创后涂擦碘酒或渗透性较好的抗菌药物,较大面积的炎症,需全身使用抗菌素。

1、毛囊炎:是犬毛囊的炎症,可在患犬皮肤的脓疱或丘疹中央见到毛或毛囊口,毛囊炎进一步发展成为几个毛囊共同感染,形成严重的脓皮病。

2、疖:是一种深部毛囊脓肿,并通常伴有真皮或皮下脓肿,有的则破溃流出脓血,疖比较常见于有粗硬毛的犬,如杜伯文和大丹犬等。在犬体经常受压和摩擦的区域,如胸侧、四肢,尤其是骨骼突起的部位多发疖,后期可因周团组织角化过度形成胼胝脓性病,而破损的毛囊则成为脓茬。

3、慢性深部脓批病:这是一种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大面积的深部组织化脓,被毛明显脱落,恶臭的脓汁在皮肤表面形成结痂,清创可见因大量毛囊坏死而成蜂窝状。

4、趾间脓皮病:是指发生在犬趾球上的脓皮病,由于行路的压痛,而出现明显地跛行。趾间皮炎、肉芽肿常引起犬的趾间脓皮病。

5、肛门疖:这种患犬多见于德国牧羊犬,其粗大、下垂的尾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肛门疖的病犬有明显的排便痛,严重的病犬可形成直肠的漏管,疖破裂后,将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

6、疖的治疗目的是清创抗菌

①每日用防腐消毒药、浓盐水或抗菌药清洗创部,及时排出蓄积的脓汁,如有必要可进行创部切开、引流或完全切除。

②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局部和全身使用抗菌素。大剂量用药至少维持两周。

③长期慢性或不易治愈的脓皮病,可采用分离的致病菌或其毒素做灭活苗注射,通过主动免疫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④肛门疖可采用冷冻列科治疗。⑤如果抗菌素治疗无效,应考虑是否蠕形螨所致脓肿。

犬的皮肤溃疡临床上并不多见,而且愈后良好。

舐嗜性肉芽肿

是由于犬的不断舐咬而致的慢性皮肤溃疡,多继发于先前的炎症或瘙痒,主要临床变化是;创部红肿、脱毛,组织渗出及惰性上皮边缘。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控制犬的瘙痒和自残。早期较小的溃疡面,可局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给犬戴口罩以避免犬不断的舐嗜,使用冷冻疗法破坏敏感的神经末梢和过度增生的肉芽组织,以促进创面愈合,增加犬的活动,可减少犬的舐嗜。

粘膜皮肤溃疡

是指发生在犬的唇、鼻、眼、肛门、阴门和包皮等部位粘膜与皮肤交界处溃疡,治疗应视情况处理。

皮肤肿瘤

犬的皮肤肿瘤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以下介绍几种临床上可辨认的皮肤肿瘤:

表皮样囊肿

这种肿瘤可发生于犬体各部,但多发生于背部,肿物柔软易碎,内容物呈干燥样。

皮脂腺肿瘤

是多见于老龄犬的良性瘤,肿物表面苍白、坚实、多小叶、无被毛,如果出现在犬的嘴,可能发展成溃疡,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乳腺细胞瘤

临床见犬乳房增大、苍白坚硬、光滑,并可能形成溃疡。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组织细胞瘤

因瘤体生长快,临床上常见有明显表皮界限或局部溃疡的结节,主要发生在青年犬的脸和脚部,此种细胞瘤可自行消散。

乳头状瘤

老龄犬比较多见。有报道乳头状病毒可引起犬的乳头状瘤。

基底细胞瘤

多发于面部和四肢。瘤体区域生长缓慢,并可能形成溃疡、黑色素沉着以及伴有黑色素瘤。

皮肤淋巴瘤

有全身性淋巴瘤的犬.可能出现皮下淋巴瘤,表现为被皮红肿、脱毛和皮屑。进一步确诊需组织切片检查。

黑色素瘤

瘤体呈黑色,无毛或少毛.一般没有炎症反应,手术切除效果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gx/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