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THEINTANGBLECULTURALHERITAGE

???

      

          

          

          

          

          

          

          

          

          

          

          

          

          

          

          

          

          

    

???

让我们随着翻动的档案,穿越回清朝咸丰年间的南粤大地。

那时的气候炎热潮湿,百姓饱受时疫流行之苦。

听说远在秦岭淮河以北的京城中有一种叫做“安宫牛黄丸”的宫廷秘方,能镇惊开窍,药到病除。可是山高路远,且这宫廷秘方必然价格昂贵,哪里是平民百姓能够用上的呢。

见此情形,一位名为周景勋,号翰樵的名医深感痛心,他不愿再见到有人病入膏肓,自己却无计可施,立志要让“安宫牛黄丸”这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过苦学深研,秉持一颗匠心,摸索制作工艺,他终于成功了。那一刻,他看着手中的安宫牛黄丸饱含热泪。咸丰八年,也就是公元年,周景勋在西关杉木栏马路开设了橘花仙馆,售卖的药品中,“安宫牛黄丸”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赫然在列。

它不只是一颗药丸,一件商品,更是岭南千百经受病痛折磨的百姓眼中最后的希望。在周景勋及其后人的苦心经营下,橘花仙馆也发展成为岭南中医药文化史上璀璨耀眼的明星,为如今的白云山中一药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

说明书上“橘花仙馆翰樵监制”字样背后

竟是来自两百年前周景勋爱善济世的宏愿

在这样一颗小小的药丸背后

竟是流传千百年间医药人救死扶危的初心

让青春在党旗下飞扬!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cf/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