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这些中成药,特别容易被乱用
哪些中成药最易被乱用呢?其实,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几类中成药,也恰恰是滥用、错用最为严重的。 中成药由多种中药提炼或煎煮有效物质而成,数种中药中的成分混杂在一起,最后直接以化学物质形式作用于人体,一旦因滥用、错用出现不良反应,很难查出到底是哪种物质引发的。所以,常用的中成药如果被乱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要引起重视。 感冒类中成药 感冒类中成药有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风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具有解表清热的功能,但如果因风热感冒而服用,就会加重病情。 很多人一感冒后就找出维C银翘片、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等药物混着吃,认为吃得越多见效越快,但实际上这些中成药通常都有至少两种以上的成分交叉重复,增加了药物过量的风险。例如,板蓝根药性苦寒,虚寒体质的患者多喝容易伤到脾胃,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祛火类中成药 祛火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上火”是我们常遇到的小毛病,不少人都喜欢吃中成药调理,比如只要一牙疼就买牛黄解毒片吃,一些女性更是利用它来通便减肥。但需要注意的是,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清热解毒产品都属苦寒药,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如果患者是由虚火或者心火引起的上火,那么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身体更加亏虚,症状更明显。还有的患者为了迅速泻火解毒,会自行加大药量,而牛黄解毒片中含有雄黄,大量服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会出现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此外,服用此类药后往往会“泻”,耗损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补益类中成药 补益类中成药有阿胶、六味地黄丸等。大家在补之前要先清楚是否真的需要补,体质较强者就不宜补。只有清楚自己的体质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补益药。比如,阿胶虽然是妇科的上等良药,具有补血的功效,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阿胶性滋腻,脾胃虚弱的女性服用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不少人将六味地黄丸视为“补肾秘方”长期食用,却感觉越补越虚,不仅原有的症状加重了,甚至还补出了胃肠不适的毛病。六味地黄丸有非常明确的适应证,不能乱吃,更不可像维生素一样每日服用。 提示:中成药常见不良反应 中成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气短、胸闷、全身性麻疹及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特别是一些中成药,服用时间过长,服用剂量过大,副作用就更明显。如云南白药、牛黄解毒丸、羚翘解毒丸、六神丸等,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瘙痒、固定性红斑等,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上消化道出血和内脏损害。又如含有朱砂的中成药活络丸、冰硼散、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冠心苏合丸等,长期服用可出现慢性汞中毒症状: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蛋白尿、甲状腺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肝、肾及脑中毒。中成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一般较轻微,个别人亦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的过敏反应。(网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yf/7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原来大便早就提醒了肠癌的到来,由于忽视4
- 下一篇文章: 越来越多的人从高层搬回低层过来人说出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