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分六种,看看你的那种怎么治
口腔溃疡 看到满桌好菜,却不敢张嘴去吃,闻到麻辣鲜香,却只能吞口水,应该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口腔溃疡挨几天就好了,也有的人反反复复,常年发作,已经影响了日常生活。有的人,每到换季就口腔溃疡,甚至反反复复能折腾个把月。那几天,睡眠、排便都不太正常,好吃的不能吃、不敢吃,加上疼痛难忍,整个人都不太好了。类似的人还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半年都不见好。 一句话总结口腔溃疡,就是: 吃饭疼、 说话疼、 喝水疼, 不疼的时候,想起来就疼。 据统计,10%~25%的人群患有口腔溃疡,一般而言,年轻人多发,女性比男性好发。秋冬季节天气干燥,人体容易上火,因而好发口腔溃疡。溃疡好发于唇、颊、舌缘等有黏膜的任何部位,一般能在10天左右自愈。 01 什么是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疾病,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 口腔溃疡按照发生频率和周期长短可以分为:普通性口腔溃疡和复发性口腔溃疡。普通性口腔溃疡发作不频繁,数月发作一次,间歇期长;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频繁,甚至连续性复发,每月至少1次或者累计50%以上的时间伴有溃疡。 普通性口腔溃疡不用药或通过一般的药物就能很快治愈;但复发性口腔溃疡用一般性的药物已经没有效果了,医院接受系统性治疗。 02 中西医对口腔溃疡的认识 中医称口腔溃疡为口疮。中医认为口腔是肺胃之门户,舌为心之苗窍,脾开窍于口,因此口疮与心、脾、胃关系最为密切。 日常生活中导致口疮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种“上火”,如饮食不节造成的上火、情志所伤造成的上火、体质虚弱造成的上火,在治疗时要注意区分“实火”和“虚火”,从而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饮食不节造成上火 经常暴饮暴食,喜欢肥厚辛辣、喝酒以及烧烤类食物,导致脾胃积热,时间久了胃火化不掉,就会上攻口舌变成口疮。多属实火。 ■情志内伤造成上火 心情长期不顺,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形成肝郁气滞,郁气在体内积滞久了就会生火,耗伤阴液。或是日常思虑过度,阴血暗耗,伤及心肾导致阴气不足以制衡心火,虚火上炎而生成口疮。这种情况造成的“上火”可虚可实。 ■体质虚弱造成的上火 天生体质阴虚,容易导致虚火上攻,而发于口舌;或是脾胃过于虚弱,津液生化不足,导致口腔缺少津液的滋润,从而容易口舌生疮。这些多属虚火。 西医对口腔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如某些少见的疾病如白塞氏病、克隆恩病、红斑狼疮等可出现口腔溃疡; √遗传因素:复发性口腔溃疡跟遗传有关,如果父母等患有口腔溃疡,你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口腔溃疡; √感染因素:如口腔不卫生,感染致病微生物,特别要注意是否感染结核杆菌; √其他因素:过度劳累或心理压力增加,缺乏铁、锌、维生素B族、叶酸等也可能招来口腔溃疡。 03 口腔溃疡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常见的用药有局部运用止痛药物、消毒防腐药物、糖皮质激素、促进愈合药物等,对于症状较重及复发频繁的患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增强药等,全身用药治疗。 ■中医治疗--六种分型,辨证治疗 中医称口腔溃疡为“口疮”,相比于西医,中医治疗具有方法丰富、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显著优势。 新发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多用清热解毒剂可以见效,常见的外治中成药有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桂林西瓜霜等。内服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万应胶囊等。 《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因此中医治疗多从降“火”入手,降火就要分清实火和虚火。日常生活中多为实火,实火易降,虚火难消。 ■实火常用疗法 ①牛黄解毒片 适用胃火炽盛导致的口腔溃疡。胃火炽盛主要是由于饮食长期肥腻,喜欢饮酒,食用辛辣香燥等重口味食物,造成胃中积火过多,而从口腔发出炎症。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烦躁、口渴、牙疼、牙龈出血、面红等。 ②黄连上清丸 适用于心脾积热引起的口腔溃疡。心脾积热常因平时酒食燥热、七情刺激而诱发口腔炎症。表现为心烦失眠、口渴口臭、大便干少、小便黄短。 ③外治疗法 外敷西瓜霜、锡类散可以解毒清热,消肿止痛,疗效显著。还有一个叫八味锡类散的外用药,效果相似。 三黄水漱口。将生地黄、黄芩、黄柏各3g,切碎或研成末。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开,水色变黄,即可漱口用。 ■虚火常用疗法 ①知柏地黄丸 用于滋阴降火,适合阴虚火旺导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常见溃疡周围微红,反复发作,口渴不欲多饮,手足心热,盗汗,心悸、失眠,便干,舌体瘦,舌质红,苔少或薄黄。 ②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能够补中益气,适合脾虚阴火导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常见溃疡经久难愈,分泌物不多,充血不明显,常伴腹胀,纳呆,大便溏稀,倦怠乏力,气短自汗,诸症活动劳累后加重,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小贴士:虚火不能轻易使用苦寒清热的药物!中医常讲“苦寒败胃”,误用滥用泻火药会折损中气(阳气),损伤脾胃,破坏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导致脾胃虚弱,出现胃胀胃痛、腹泻等各种不适。 04 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分6型,看看你属于哪一型? 分型 溃疡特点 临床特点 用药建议 脾胃伏火型 以两颊及唇为主 疼痛难忍,伴有口臭,口干口苦,舌苔厚腻,脘痞胸闷,大便秘结。 清热泻火、凉血通便,可用防风通圣丸、凉隔散、增液麻仁汤、三才封髓丹(减人参、熟地黄,加连翘、栀子、大黄、薄荷)、清胃散等。 心火上炎型 以舌为主,多在舌尖,舌前部或舌侧缘 疼痛难忍,伴有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小便赤涩。 宜清心降火、凉血利尿,可用导赤散、泻心汤、收敛固涩药、三才封髓丹(减人参,加桔梗、防风、蒲公英)等 肝郁蕴热型 舌侧缘或唇黏膜及其他部位,米粒大小形状可不规则 伴有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化火,常有情绪改变 宜清肝泻火、理气凉血,可用封髓丹、丹栀逍遥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等。 阴虚火旺型 经久不愈,反复发作 伴有腰膝,遗精盗汗,骨蒸潮热,舌红少苔。此型多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宜滋阴清热,可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加玄参、甘露饮等。 脾虚湿困型 以两颊及唇为主,疼痛轻微,周围不红 伴有口淡食少,脘腹胀满,倦怠嗜卧,大便溏稀,舌苔白腻。 可用二陈汤加味、半夏泻心汤加味、理中汤、参苓白术散等。 气血两虚型 症见口舌溃烂 多见于女性,且多发生于月经前后,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宜养血益阴,潜降虚火。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汤、参芪健脾汤、八珍参汤加减等。 复发性口疮,多有虚证,患者病情多数较为复杂,虚实并见,加之湿、热、瘀、毒等夹杂为病,如果不明辨阴阳,对于下焦寒甚,致真阳上浮发作的口疮患者,一味地单纯服用清热解毒剂、养阴剂,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可能还会加重患者的虚证。 建议找中医医生,以中药饮片辨证论治为主,比如甘草泻心汤方,自古以来就用于各类粘膜相关性疾病,用于口腔溃疡也屡试不爽,其中的甘草不仅具有解毒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甘草的类激素样作用,可以促进愈合。注意,此方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切不可中途而废。 口腔溃疡治疗的三个误区 有些患者认为口腔溃疡是炎症反应,只要自行服用抗生素就可以了。但是,口腔溃疡并不是由细菌感染所导致的,所以抗生素是毫无作用的。 治疗口腔溃疡切忌“跟风”: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也有差异,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应该辨识自身体质,审病求因,因人制宜,才能达到最根本的治疗目的。 偏方,有些偏方说在患处敷白糖、维生素C,可以有效治疗溃疡,这完全是错误的,反而容易刺激创面,不易于愈合。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愈合,但不是通过直接敷于患处的方式。 预防口腔溃疡 经常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日清洁口腔2~3次,可有效的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遵循清淡、少食烧烤、腌制和辛辣食物的饮食原则,并保证一定量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便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口腔黏膜受损,因为口腔黏膜一旦受损很容易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平时可多喝菊花茶、莲心茶预防上火; 体质虚弱、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者,可选用黄芪茶,以补气托毒,生肌敛疮; 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乐观心态。 温馨提示口腔溃疡经久不愈,警惕口腔癌、免疫系统疾病。 偶发性口腔溃疡自愈性较强,患者可通过回忆饮食习惯、咬伤经历,再根据可能的发病原因,自行对症下药。 但对于2-3个月即复发,或超过两月不愈的同一处严重口腔溃疡,需要排除龋齿反复刺激引起的溃疡,警惕免疫系统疾病(盘状红斑狼疮、多形红斑、白塞病)和口腔鳞癌等隐性肿瘤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排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xz/7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瞒你说甲硝唑便宜又实用,能摆平这3种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