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一张吻照的背后,万生命无声
这是潜水游世界第次分享 出处/她刊(ID:iiiher) 今天是4月14日世界海豚日,我不禁想问出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你看过海洋馆的「动物表演」吗? 那些被誉为海洋明星的海豚、白鲸、虎鲸。此时正在竭力配合着训练师,表演着大家喜闻乐见的动作。 它们从水中滑向平台,亲昵地向观众打招呼,或者做着高难度的腾空翻越动作,然后与潜水员水下共舞...... 它们聪明灵活,性情温和,简直是大自然的杰作。 更「讨喜」的是,海豚脸上的那一张张笑脸,友好且乖巧,仿佛完全融入了人类的世界,活的开心快乐,无忧无虑。 可是,你知道吗? 这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背后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01 母与子 生离死别 浩瀚无边的海洋,一群「海豚母子」正在被人类强制分离。 直升飞机,渔船,渔网,炸药,钢刺,集体布下了捕杀它们的天罗地网。 4只海豚被噪音逼入陷阱,1头成年海豚和3头幼年海豚,被渔网隔离开来。 被驱逐的幼年海豚不愿离开,沿着海岸线游荡。它们尚且没有觅食能力,对母亲有天然的依赖。 它们只能一遍又一遍,以微弱的声呐讯号呼唤着“妈妈”。它们天真地以为,只要这么做,妈妈就会和往常一样,回到它们身边。 可这一次,它们再也等不到了。 最终,那3只幼年海豚在孤独和无助中,溺闭而亡。 而被捕猎的成年海豚,则正遭遇着另一种绝望。 失去3个孩子的她被拖到渔船上,随后被运送贩卖给海洋馆,日复一日饱受摧残,成为人类围观取乐的玩物。 母与子本是患难之交,可生离死别每天都在上演。 年,一头雌性虎鲸在表演现场,因高强度动作引发身体应激反应。在人类的欢呼雀跃中,受到惊吓的她突发性生产,诞下一头幼鲸。 人们疯狂拍摄,记录下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没有人在乎虎鲸妈妈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这个「孕妇」,活得毫无尊严。 基于虎鲸高度的社群天性,也出于伟大的母爱。诞下虎鲸宝宝的四年间,母女俩形影不离,成了支撑彼此活下去的动力。 可海洋馆的管理者却突然决定将女儿贩卖到其他公园,突如其来的分别,让毫无准备的虎鲸母女濒临崩溃。 虎鲸妈妈只能一次次发出哀鸣和哭喊,那是驯养员从未听过的声音,撕心裂肺,悲怆且绝望。 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无法接受的,莫过于残忍地拆散母子情分,只为人类的贪欲和金钱交易。 我们深知这个道理,却依旧毫不犹豫地搁浅了它们的命运。 于是,它没了母亲,它失去了孩子。它们,成了漂浮在光秃秃水池上的一座座孤岛。 “女儿,你不在的日子里, 我活得毫无意义。” ▼ 02 全家人 无一生还 作为高智商动物,海豚和虎鲸的情感系统和人类极为相似,有强烈的「家庭归属感」。 和我们一样,每一只尚且年幼的小海豚,有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它们祖祖辈辈,构成了几代同堂的海豚家族。 它们出奇地团结,往往结伴而行,每日畅游60多公里。崇尚自由的本能早已纳入基因,并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同时,海豚和虎鲸有着非凡的「利他主义」精神。每当族群觅食时,率先发现鱼类食物的海豚会发出兴奋的声音,以吸引同伴分享食物。 它们是大自然,最无私的存在。 可正因如此,「结伴而行」的天性,却成了它们生命陨落的致命危机。 在「日本太地町」海湾,惨案每天都在发生。 年1月11日,一个拥有头海豚的庞大家族,已经被囚牢了四天。 等待它们的,是惨绝人寰的杀戮。短短四天的时间,71名家族成员相继死亡。 1月27日清晨。一个足足有55头条纹海豚的家族,也被当地渔民用噪音设备逼入陷阱中。 它们生性乐观,殊不知等待自己的是一支支锋利的钢刺。 那些尚且存活的海豚,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孩子痛苦地死去。 它们惊慌失措地发出求救讯号,无助地用尾部奋力拍击着满是家人血水的海面。 可4个小时过去了,55条生命无一生还,葬身血海。 明知等待自己的结局,却依旧不愿抛弃同类,固执地守候在那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海豚湾》给了我们一个锥心的解释: “海豚是群体动物,他们在逃离的时候不会让过任何一个小海豚落下。而捕猎人则残酷地利用了海豚的善良,围追堵截,使他们筋疲力尽。 “受伤的海豚有的因衰竭而死,怀孕的海豚在极度惊恐中生下小海豚。 而没有受伤的海豚不会抛下受伤的家人不管,即使他们能跳过渔网,也不会独自逃生。” 03 死刑or无期? 年2月8日。 一家6口的花纹海豚中,有4头幼儿海豚被残忍宰杀,2头被训练员挑选后,运到水族馆终身囚禁,为人类表演。 望着海面上漂浮的尸体,一个动物保护组织的工作人员痛心地说: “训练员看他们不顺眼,把他们判了死刑。可值的确定的是—— 死掉,比当终身的囚徒还要好。” 是的,人类傲慢地认为,我们可以主宰它们的命运。 可是,配合人类做出各种花高难度动作的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它们「杀戮」和「囚禁」之上。 而与之相对应的命运,便只剩下「死刑」和「无期」两个选项。 那么,终身被囚禁的它们,将面临哪些遭遇呢? 它们被包装成舞台中央的“主角”,被誉为海洋世界的表演明星,每年表演上千次,为一拨拨观众带来几分钟的欢愉。 这一切,都建立在它们的痛苦之上。 没有人知道,表面上温和友善的海豚,其实被迫离开家园,失去同类和家人,然后被囚禁一生,直至死亡。 这是一场可以预见的,绝望的未来。 那些高难度的高空翻越动作,让它们「肠道扭转」,昔日的表演明星饱受病痛折磨,最终死于「过度疲劳」。 死后的它 被扔到冷冰冰的仓库里 ▼ 表演现场观众们的欢呼声,也会给本就对声音极度敏感的海豚,造成具大的精神压力。 它们拼命为孩子们带来欢笑,可没人知道它们其实都是「抑郁症患者」。 因为海豚和虎鲸天性崇尚自由,它们对生存环境唯一的要求就是——大海和自由。 可昔日茫茫无尽的大海,如今却换成拥挤的小黑屋。 长期遭受囚禁的它们,为了缓解压力,会不断地重复一个动作,甚至产生自残和攻击行为。 或许它们的痛苦,无法唤醒商人的良知,可谁又曾想过: 当压力积蓄到一定程度,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呢? 04 “既然如此, 我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纪录片《海豚湾》的拍摄者理查德,曾经是一名出色的海豚驯养师。 他曾天真地以为:海豚被圈养在水族馆,有专人照料,有自己陪伴,是开心的,快乐的。 他的搭档,是一头叫「凯西」的海豚。 它无条件信任理查德,配合他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可不为人知的是,凯西的天性向往自由,它不甘做一名囚徒,而被囚禁的那些日子,让它深陷抑郁的痛苦。 最终,这个高智商生灵,选择一个近乎决绝的方式—— “不自由,毋宁死。” 那是一场铭记一生的告别,它轻柔地游进理查德的臂弯中: “海豚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有意识的。凯西朝我游过来,钻进我的臂弯。他望着我,吸了一大口气,再也没有吸第二口。” 没错,它可以「控制自己的呼吸」。于是选择了一种最有尊严的方式,逃离这个糟糕的世界。仿佛在说—— “我知道那片海洋无法抵达。 所以,唯有失去生命,才是通往自由之途。” 05 海豚的微笑 是大自然最高明的伪装 驱使她姐写这篇文章的动力,源自「一席」的一则视频。 中国鲸类保护联盟-香港海豚保育学会委员麦希汶女士,向我们普及了鲸豚类动物在海洋馆的生存现状。 “在大海里海豚是一个抓鱼高手,它可以潜进很深的地方去抓深海的鱼。 但是在圈养的环境里,它只能够吃冰冻的死鱼,准确点来说是做好了动作才可以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jj/8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肤康百科湿疹主要有哪些典型特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