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下马也扛不起被砸掉的招牌,同仁堂实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6/5629059.html 文丨吕行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一部“大宅门”影片的有口皆碑,让其原型老字号药企同仁堂名声远播;而一罐过期的蜂蜜,则在年几乎让这家企业名声扫地。 如今,任内发生“蜂蜜门”事件的同仁堂董事长高振坤被调查,再次让这家企业成为舆论的焦点。只是到了此时此刻,大多数人已经从义愤填膺,变为了一声叹息。 一晃多年,同仁堂还是那个同仁堂,资本市场与中医药环境却早已物是人非。 01 从大健康风口跌落 这家营收百亿、拥有超过年历史的知名品牌,近年来陷入了成长的烦恼。因为传统中药业务增长缓慢,同仁堂开始向大健康产业发展,这也是大多数中药传统企业转型的领域。如云南白药生产牙膏等日用品,广誉远力推的医药保健品,也形成了自身品牌与产品的增量成长。 同仁堂的大健康产业野心更大,但成效却并不显著。早在年同仁堂便成立了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旨在打造健康服务生态平台。到年又推出了“知嘛健康”品牌,试图跨过产品营销,直接建立一个综合体的健康平台。 数据显示,在欧美国家平均消费中,保健品方面的消费占了总支出的25%以上,中国仅为0.07%,可见中国大健康产业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而中医药领域虽然有许多养生理念与药方,符合当前居民的健康消费需求,但也恰恰缺乏一个展示平台。 这样的发展契机,同仁堂却没有抓住。究其根本,《正经社》认为,同仁堂仍是以药企的思路在运营大健康,没有包容的心态与知名产品做支撑,造成整个健康产业在实质上无所依从。 与大多数药店不同,许多同仁堂药店有中医坐诊,这虽然形成了独特的吸引力,但也让同仁医院。不论到同仁堂就诊还是买药的人群,主要目的是看病,即便养生保健品摆放在门口显要的位置,也乏人问津。 正因为品牌塑造和推广不力,同仁堂的大健康产业,与公众的健康认知越走越远。一方面,传统门店仍是以医养药模式,另一方面,知嘛健康新品牌努力跨界,却缺乏产品和场景落地。 在双井的知嘛健康门店,进门右边是咖啡点餐区,另一边则售卖以同仁堂产品为主的药品和保健品,二楼则是中医问诊区。《正经社》走访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创新有余,产品不足。 咖啡虽是原创口味,但只能尝个新鲜,和健康养生不沾边。面积不小的产品区域主要是药材和补品。《正经社》向销售人员询问是否有像善存片一样、可以补充维生素或营养物质的保健品,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反而推荐了一款营养代餐粉。 从研发情况,看到的是同仁堂对大健康产业缺乏投入。同仁堂年年报显示,研发费用达到1.1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2%,然而公布的研发产品中却没有保健类产品。 从同仁草本和伊妆等药妆产品,到没有多少市场存在感的同仁堂凉茶等草本饮品,同仁堂在大健康产业一直在追逐市场的风潮,没有系统性产品矩阵和品牌塑造。缺乏研发投入与产品落地之下,同仁堂从大健康产业风口跌落,就不足为奇了。 02 主营业务滑坡严重 在中医药知名上市企业中,片仔癀市值超两千亿元,云南白药市值超千亿元,而同仁堂的市值不足四百亿元。 市值差距之大,从收入上就可以清晰看到原因。同仁堂年营收达到亿元,归母净利润9.85亿元;年前三季度营收90.5亿元,同比下降9.1%,实现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下降15.9%。片仔癀年营收57.22亿元,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年前三季度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9.8%。 片仔癀在年营收相差数倍情况下,净利润却比同仁堂高出近4亿元;年疫情下更是营收净利润增长明显,而同仁堂却是营收净利润双降低。 同仁堂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不是集采,因为其绝大部分产品都在OTC渠道销售,OTC渠道即消费者不经过医生处方,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药品;而是疫情导致线下销售渠道受阻,零售门店客流量下降,以及自身并未成功推广切合疫情防治的药物。 与同样生产中药的以岭药业相比,同仁堂错过了疫情防治风口。 同仁堂并非不重视线上渠道,也在多家电商平台开设了旗舰店。年半年报显示,其线上销售终于实现亿元突破,同比增长35.38%,只是与自身主营体量相比,还显得收效甚微。 同仁堂的业绩下滑以“蜂蜜门”事件为节点,在此之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能够保持在10%以上,年“蜂蜜门”事件发生后,同仁堂营收增速下滑到6.23%,年更是下滑到-6.56%,归属净利润大跌13.12%。 以同仁堂为代表的老字号中医药企业,主要产品往往是非处方药品,销售渠道也以线下零售药店为主。一旦公司产品发生了质量问题,将会对公司整体品牌形象和收入带来巨大影响。 随着公司主营业绩的持续恶化,同仁堂的市值也与同为老字号的云南白药、片仔癀等拉开了差距,倒是与同样问题不断的东阿阿胶成为了难兄难弟。 从年12月15日同仁堂“蜂蜜门”事件爆发开始计算,截至年3月1日,同仁堂股价下跌7%左右。同期,东阿阿胶股价下跌18%左右,而片仔癀的涨幅则超过%,云南白药的涨幅也高达78%。 03 重获信任任重道远 虽然大健康和互联网渠道创新难见成效,但同仁堂在传统中成药制造领域依然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也是公司核心价值所在。年疫情期间,同仁堂主力品种安宫牛黄丸进入国家《新冠疫情防治指南》危重患者推荐用药,只是并未引起普通消费市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jj/10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被上交所盯上的广誉远,炒作该结束了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