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药闻社原创,作者知橙,如您喜欢,欢迎文末处点个“在看”,感谢您的支持!

年的新冠疫情中医药再一次火了,且再一次得到了正名,中医药或将加速走向世界。

那么,这个拥有近年历史的广誉远能否也借助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东风起飞呢?目前来看,起飞的苗头并没有出现。虽然疫情为医药行业带来利好,但似乎并不包括广誉远,广誉远的股价在疫情期间仍然持续下跌。

即便公司安宫牛黄丸入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二级市场并不买账,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因为利好消息实现大涨。并且公司一季度的业绩也并没有得到挽救,根据一季报,年一季度广誉远实现营业总收入2.2亿,同比下降17.1%;归母净利润.3万,同比下降51.9%。

与此同时,广誉远年的业绩结束了连续3年高速增涨的势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65.2%。

到今年4月28日公司的股价跌到近五年的最低点11.48元,与年的最高峰45.42元相比,股价跌去了三分之一,市值最高蒸发约亿,截至5月9日收盘,市值为61.35亿。

然而面对业绩下滑、股价大跌,广誉远董事长张斌似乎并不担心,他表示公司将加快营销数字化转型年内或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净利润1.8亿元、终端动销17亿元的经营目标。借着中医药大健康行业利好的东风,广誉远能否乘风而起?

飘忽不定的业绩,连年为负的现金流

广誉远成立于年,至今已有年历史,它的前身为山西“广盛号”药铺,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药企业与药号品牌,曾与北京的同仁堂(年)、杭州的胡庆余堂(年)、广州的陈李济(年)并称为“清代四大药店”。

年8月,东盛集团正式入主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从此这家近年老字号便开始了脱胎换骨式的飞速发展。

在-年,公司实现了连续三年的高增长态势,然而年却来个业绩大变脸,据公司年报,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2亿,同比下降24.8%;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同比下降65.2%。公司给出的原因是由于医保控费、处方药监管、西医不能开中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公司为了改善应收账款主动控制发货,从而导致销售收入下滑。

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是公司的4款拳头产品,其中3款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款被核定为国家级保密处方。凭借绝密配方,龟龄集一直在提价,十多年前龟龄集几十块钱一盒,现在京东上ml*2的龟龄集酒的报价是元。

随着产品涨价,广誉远的毛利率也在提高,年公司毛利率高达77.79%,在中药行业排在前15名以内。

除了经营出现重大变化,还值得一提的是,从年开始,连续1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年分别为-2.12亿、-1.84亿、-2.98亿、-1.41亿,这跟广誉远越来越高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比遥相呼应。

公司存货却连年暴涨,-年分别为1.01亿元、1.82亿元、3.73亿元、5.2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46%、79.86%、.74%、40.48%。

其应收账款也一路高歌,-年,广誉远的应收账款分别为4.63亿元、7.35亿元、13.38亿元和14.4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9.41%、62.87%、82.64%、.44%。

可见,广誉远有相当一部分盈利都积压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上。

大股东面临被动减持危机并未走远

为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东盛集团去年8月曾引入地方国资山西国投,获得6.6亿元融资款项。当时公司表示这不仅能化解东盛集团股权质押风险,为东盛集团未来发展提供资金、政策、税收等全方面的支持,而且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为上市公司的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如今,山西国资纾困看起来并没有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因股票质押触发违约条款,公司控股股东可能会遭遇被动减持,据广誉远今年4月9日公告,控股股东东盛集团可能被动减持不超1%股份。

面对违约带来的被动减持风险,东盛集团公告表示,将进一步与债权人积极沟通协商,将根据债权人的要求进行债务展期、筹措资金、追加保证金或抵押物等相关措施防范风险,避免质押股份的被动减持。

控股股东存在被动减持可能的背后,是东盛集团股权质押风险的高企。数据显示,截止年12月26日,东盛集团累计质押公司股份万股,占其合计持有股份的79.40%,预警线11.03,平仓线9.65,当前股价12.47元,如果公司股价维持下降趋势,危机或许就在不远之处。

中医药行业的东风吹起,广誉远能跟得上吗?

在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健委公布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均增加了中医治疗的方案。数据表明,湖北省确诊病例的治疗中,中医药参与度在75%以上,全国其他地区的比例占87%,中医药用自己的实际治疗效果为千年中医正名。

于此同时,随着海外疫情的在全球范围的爆发,在全球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向世界多地伸出了援手。中国经验为世界各国提供重要的借鉴,中药作为国际援助的一部分再一次走出国门。

今年3月23日,首个新冠中药获批,中药正式抢滩登陆新冠疫情战场,再迎来海外市场需求的爆发,中国中药的药用价值终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有利于中药企业加速出海。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7亿元,同比增长21.1%,至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

广誉远虽然面对基本面的黑云压顶,但它是唯一一家拥有定坤丹、龟龄集、安宫牛黄三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的企业。年,广誉远新品感冒清热颗粒、甘露消渴胶囊、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远字牌龟龄集酒、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定坤丹口服液先后上市。自此,广誉远从四大单品独奏走向百花齐放,为公司营收带来新的增量。

借助中药行业的利好背景,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健康服务和产品的需求也在日益上涨。大健康产业上升趋势不减。此外,政策、资本、技术等因素的变化也在加速大健康产业变革。疫情结束后,可以预见的是疫情过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关心,提高免疫力、传统滋补类的保健品或将迎来第二春。

借助着一股行业利好的东风,广誉远能再一次翻盘吗?董事长张斌的15亿销售预测能否实现?起飞的苗头还没出现,年结束的时候,我们或将到答案。东风能将它吹多远,还要看它自身有多少实力追随。

原创推荐

首批国产13价肺炎疫苗获批签发沃森生物两年内或无国内竞对

英首相感染海外疫情加剧国产呼吸机驰援全球

连花清瘟火遍全球中药有望借势出海吗?

海外华人处境艰难急购中药抗疫自救

雄踞全球6成份额疫情加速中国原料药地位攀升

欧美印齐聚国内万亿市场中国药企正式面临左右夹击

历经百年没落有效抑制新冠的中医药能否翻身逆袭?

疫情引发全球性恐慌老药磷酸氯喹能否成为新希望?

个配方揭开神秘面纱中成药行业是福是祸?

围猎赫赛汀!

千亿二甲双胍遭FDA致癌调查国产药未及尝鲜便遭当头棒喝?

经典胃药雷尼替丁遭全球召回,中国市场暂留一线生机

知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jb/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