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产品经历了新一轮提价后,“药中茅台”片仔癀却交出了一份不算亮眼的成绩单。

片仔癀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其在年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15.42%;归母净利润实现27.84亿元,同比增长12.59%。

虽然营收首破百亿,但片仔癀却没那么容易赚钱了。

年,片仔癀的净利率为27.74%,较去年同期下降1.28个百分点。从单季度来看,第四季度,片仔癀更是增收不增利,营收24.35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滑10%,环比下降56%。

从行业来看,在中药快消领域“三剑客”中,片仔癀市值最高,但营收垫底。

具体来看,片仔癀市值超亿元,云南白药在亿元左右徘徊,白云山市值在亿左右。云南白药营收规模早已突破亿元,白云山的营收规模更是突破亿元,而片仔癀的营收规模却刚刚突破百亿元。

若没有稳固的业绩支撑,片仔癀的市值也会起伏不定。截至年2月19日收盘,片仔癀报.31元/股,较历史最高点下跌超56%,市值较历史最高点蒸发超亿元。

近年来,片仔癀积极地向化妆品、日化业务等方向拓展,但成效一般。诸多困扰下,片仔癀通过核心产品涨价等方式提振业绩,但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方式似乎让片仔癀进入了瓶颈期。

1

提价效果不佳,

业绩增长遇瓶颈

片仔癀前身漳州制药厂成立于年,独家生产片仔癀系列产品;年改制设立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于年6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年,片仔癀成为经国家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

片仔癀的身世颇为传奇。据说,明朝嘉靖年间,一名闽南籍宫廷御医不满暴政携秘方逃离皇宫,在漳州城外璞山岩庙削发为僧,用其所携秘方精制成药悬壶济世,由于其疗效之神,得名“片仔癀”。

在闽南语里,炎症统称为“癀”,“仔”为语气词,片仔癀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一片即可消炎止痛”。

官方表示,片仔癀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也可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且片仔癀是保密配方等级为“国家绝密级”的中药配方。

年,“片仔癀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其主要原材料包括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这其中,麝香、牛黄等药材本身都具有稀缺性。

稀缺原料、国家绝密级的配方,再加上为人熟知的品牌,构成了片仔癀这家企业的“护城河”。

数年间,片仔癀核心产品也在不断涨价。据悉,片仔癀系列产品含片仔癀锭剂、片仔癀胶囊剂和复方片仔癀含片等,其中片仔癀锭剂占主导地位。

自年以来,25年间片仔癀锭剂先后进行了21次涨价,价格从最初的元/粒飙升到元/粒,堪高过一克黄金的价格,上涨近6倍。

从业务类型来看,以片仔癀锭剂为主的肝病用药占据公司40%左右的营收,但毛利率高达80%以上,给公司贡献了超70%的利润。

因此,伴随着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的涨价,公司的业绩也随之增长,营收由年的1.84亿元增长至年的86.94亿元,归母净利润由年的5万元增长至年的24.72亿元。

尤其是年,片仔癀营收实现80.22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实现24.32亿元,同比增长45%。这主要源于年片仔癀锭剂的提价,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从元/粒上调到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5.80美元/粒。

也是在年,片仔癀的股价“水涨船高”,最高触达.92元/股,总市值最高近0亿元,在中药领域彻底超越云南白药成为了“中药龙头”。

然而,片仔癀的业绩增速在近两年明显放缓。年,片仔癀的业绩增速创下近八年新低,营收增速仅为8.38%;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低至1.66%。

年5月,片仔癀再次宣布提价。片仔癀锭剂在国内市场的零售价格从每粒元上调到元,供应价格相应上调29%,创历史最高涨幅;同时,海外市场供应价格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上涨约35美元/粒。

客观来看,这次涨价对业绩提升有一定效果,但并没有带动片仔癀业绩实现大幅度的增长。

年,片仔癀营收.亿元,同比增长15.42%;归母净利润27.84亿元,同比增长12.59%,业绩增速较年仍有不少差距。

从单季度来看,年第四季度,片仔癀更是增收不增利,营收实现24.35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实现3.79亿元,同比下滑10%,环比下降56%。

那么,为何此次核心产品提价,却难以带动片仔癀业绩的高速增长?

2

原材料上涨

致毛利率下滑,

多元化布局成效不佳

从客观层面看,近年来中药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进而导致肝病用药、心脑血管用药的毛利率下滑。

年以来,部分中药材的价格仍处于上涨通道中,这背后是中药材供给受到供需变化、产地减产及药材标准提升导致的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这也导致片仔癀原材料成本上涨,利润占比最大的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承压,盈利能力减弱。

片仔癀是国家保密配方,但有4味成分是公开的,即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片仔癀年年报显示,除麝香、蛇胆需获得国家林业部门行政许可、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采购外,其余中药材通过市场渠道进行采购,采购价格随行就市。

牛黄分为天然牛黄、体内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四类。天然牛黄实际是牛的干燥胆结石。

年以来,天然牛黄的价格不断上涨,据中药材天地网,年天然牛黄的价格由40万元/KG涨至万元/KG,全年涨幅达%。

原材料的上涨,片仔癀的核心业务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承压。即使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提价近三成,但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影响较大,毛利率仍在下跌。

年前三季度,片仔癀医药制造业毛利率75.24%,同比减少3.11个百分点。其中,肝病用药(主要包括片仔癀锭剂和胶囊剂)毛利率78.19%,同比减少2.15个百分点;心脑血管用药毛利率40%,同比减少7.52个百分点。

图/片仔癀公告

片仔癀也坦言,资源紧缺、价格上涨对片仔癀原材料的供给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未来,原材料将对片仔癀及系列产品的成本产生上升压力。

在业绩发展的压力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片仔癀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据「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观察,近年来,片仔癀在努力推进产业多元化、产品多元化转型。但是,新布局的心脑血管用药、化妆品、日化等业务在当前的利润贡献较小,多元化成效不佳。

年,片仔癀提出“一核两翼”发展战略,以医药制造生产为龙头,以保健品、保健食品和特色功效化妆品、日化产品为两翼。

在化妆品业务方面,片仔癀的化妆品业务主体为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旗下拥有“片仔癀”和“皇后”等品牌,涵盖护肤和洗护类产品。

在日化用品方面,片仔癀与上海家化合作,其产品主要以“清火”为核心定位,包括牙膏和漱口水等。

但近年来,片仔癀化妆品、日化业务板块营收却呈现下滑状态。年,片仔癀化妆品、日化板块营收8.4亿元,同比下滑7.05%。年及年前三季度,片仔癀化妆品板块营收分别为6.34亿元、4.3亿元,同比下滑24.6%、6.53%,占全年营收的比例、利润贡献均在10%左右。

目前,片仔癀正在推进子公司片仔癀化妆品的分拆上市进程,但在IPO节奏适度收紧的情况下,化妆品板块能否独立上市还是未知数。

此外,片仔癀也通过外延并购方式拓展新业务。年7月,片仔癀收购龙晖药业,取得了其51%的股权,并斩获安宫牛黄丸等余种药品。

但目前,安宫牛黄丸业务体量仍占比很小。年上半年,以安宫牛黄丸为主的心脑血管用药营收1.96亿元,仅占片仔癀公司总营收3.88%,占利润的比例仅为3.3%。

总体来看,片仔癀的业务仍然依靠片仔癀锭剂等系列产品,心脑血管用药、化妆品业务规模还较小,还需要后续持续发力。

而从内部管理上来看,片仔癀的高管层变动较大,对公司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3

三年三换董事长,

高管变动频繁

年至今,片仔癀已更换三次董事长。年以来,片仔癀至少有四名高管落马被调查。

资料显示,刘建顺自年12月起担任片仔癀董事长,在年4月申请提前退休,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刘建顺辞职后,由潘杰出任董事长。

但仅相隔8个月,片仔癀便收到了董事长潘杰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年12月,林纬奇接任片仔癀董事长。

然而,林纬奇在任不足2年便辞职。年7月24日晚,片仔癀公告称,林纬奇因工作调整,向董事会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有意思的是,在三任董事长离职公告中,片仔癀对刘建顺有较高评价;当潘杰卸任时,片仔癀曾专门感谢其在公司的辛勤付出;但在林纬奇因工作调整辞职后,片仔癀董事会公告中未对他的工作作出总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刘建顺、潘杰辞职后均被调查。

年8月22日,福建省漳州市纪委监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gx/1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