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

2月19日,元宵佳节,举国同庆。中华老字号同仁堂上上下下,想必很难有心情。当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撤销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下称“同仁堂”)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

市场监管总局通知显示,由于同仁堂下属公司使用过期蜂蜜用于生产,受到行政处罚,市场监管总局研究决定,根据相关规定,撤销其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

事实上,自从年12月15日同仁堂下属公司被媒体爆出“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这家“百年老字号”可谓麻烦不断,涉事公司被所在地食药监管理部门调查。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均于年2月11日公布对同仁堂的行政处罚结果。其中,滨海县市场监管局对同仁堂蜂业处以罚款人民币万元,同时其多名涉事高管被处罚。

不仅如此,梳理近年来涉及同仁堂的质量事件还可以发现,“蜂蜜门”事件远不是这家自称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百年老字号第一次上黑榜。

多年来,同仁堂因为造假、质量问题、产品不合格等,屡次被媒体曝光、监管部门处罚,让人不禁怀疑,已经蒙尘的百年老字号,能否涤清阴霾,摆脱信任危机,重树那块已经蒙尘的中医药行业金字招牌。

“蜂蜜门”危机

年12月15日,江苏当地媒体曝光同仁堂旗下子公司的代加工企业盐城金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大量回收过期蜂蜜送入原料库的视频,引爆了社会对同仁堂的信任危机。

随后,同仁堂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对相关报道高度重视,立即展开了调查,表达意思重点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旗下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对加工厂的监管不到位。

但事件的影响并没有就此打住。受此事件影响,12月17日,同仁堂开盘股价大跌4.3%,此后一周(12月17日至21日)同仁堂股票市值蒸发约40亿元。

江苏、北京两地食药监部门介入调查,并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出大罚单。滨海县市场监管局经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对此处以罚款.83万元。

业内人士纷纷感叹,处罚力度之大实属罕见。为保护上市公司免受进一步损害,同仁堂控股股东同仁堂集团则提议受让上市公司同仁堂所持同仁堂蜂业股权。

与此同时,“同仁堂”品牌如何从负面舆论走出,化解信任危机,重塑金字招牌也成为被各界频频提及的问题。然而值得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近期,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因更换标签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使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受到行政处罚。根据《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原质检总局令第号)第三十二条:“获奖组织和个人两年内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撤销奖励并公开通报”,经市场监管总局研究决定,现撤销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年2月18日

抄送:北京市市场监管局。

来源:华夏时报、市场监管总局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为转载。我们不对其内容和观点负责。转发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cf/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