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门学科,发展中医药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截至今日,中医已经传播到个国家和地区,个国家认可中医针灸。多个国家将中医药纳入本国医药卫生体制,全球30多个医院校,54个海外中医药中心。WHO也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

同时,中医药已经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住院慢性患者中成药使用率近%。但目前临床对于中医药的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对中医药理论所知甚少,对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八纲辨证、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药物归经等理论缺乏了解,不能辨证施治。本次华润健康乡村基层医生培训邀请到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的王佩娟教授,为我们带来《常用妇科中药的临床运用》,旨在为妇科医务人员使用中成药物提供帮助。

正确的辨病辨证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中西医学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中医要求正确的辨病辨证,辨证主要是通过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辨证等理论,需要注意的是,辨证需要与辨病结合,专病专方、病证结合。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年龄、体质、性别、天人相应、气候、环境、心理、地域等多个方面。

表1:中西医的异同点

正确的识别药物

识别药物也是中医药应用的重要一环,我们知道,中药具有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等方面的作用倾向,可用于纠正机体阴阳寒热的偏盛偏衰,达到“阴平阳谧”的平衡状态。这要求我们需要对药物的成分、功效治法、剂型、给药途径、不良反应、毒性、禁忌等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对于中成药的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中成药的合理运用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第二,辨证合理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第三,合理选择剂型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第四,合理选择使用剂量。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而妇科疾病选方时,除上述内容外,还需涉及其他多个方面。首先是年龄,青春期女性的治疗要着重于治肾,补先天,养天癸;育龄期女性的治疗需着重于治肝、调气血、促孕育;绝经期女性的治疗可着重于治脾,祛痰湿,防他变。在年龄的基础上,还需辨别患者身形,身材矮小、肌肉瘦削、乳房平坦、形同幼女者一般是肾气未足,治疗应以补肾为主、兼顾阴阳;对于身体矮胖、面如满月、虚浮肿胀、皮肤粗糙者,一般认为患者脾虚痰湿,治疗应健脾益气、佐以祛痰。同时,脏腑、气血、经络的调理在中医药的使用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慢性盆腔疼痛、绝经综合征等疾病的中医药辨证选择主要如下。

月经病:

带下病:

产后病:

慢性盆腔疼痛:

绝经综合征: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的使用同样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用范围,对于临床症候都有所禁忌。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或须慎重使用的药物。含以下成分的中成药当视为妊娠禁用和慎用药:

禁用:

有毒类:含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

破血消癓类:含土鳖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

峻下逐水类:含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中成药:小金丸(散结消肿,化瘀止痛,含麝香、草乌)、牛黄解毒丸(清热解毒,含雄黄)、华佗再造丸(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血栓心脉宁胶囊、活血止痛散、桂枝茯苓胶囊(活血、化瘀、消癓)、益母草膏、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

慎用:

活血化瘀类:含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

行气破滞类:含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

辛热燥烈类:含干姜、肉桂等;

滑利通窍类:含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中成药:万应胶囊、川芎茶调丸(散)、气滞胃痛颗粒、安宫牛黄丸、乳癖消片、复方丹参滴丸、独一味胶囊(独一味有小毒)、夏天无丸、黄连上清丸、麝香痔疮栓。

END

整理自华润健康乡村第50期编排:鹏宇丨审校:瑞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cf/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