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质疑以岭药业涉嫌虚假宣传的事件,无意中引发了中医药与西医的争论,这种踩踏事件可能也是他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而围绕着这场争论又意外的引发了连花清瘟和辉瑞治疗新冠药物的各种阴谋论的猜测,双方各执一词,在一些营销号眼里,质疑连花清瘟就是否定中医药,或者就是支持辉瑞,甚至可能是辉瑞收买的水军,实际上这也是偷换概念了,连花清瘟只是中国成千上万中中药之一,不能代表中医药的全部。

本人学西医出身,但也认可中医药,更不是什么中医黑。中国的中医药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我们这些子孙后代有义务将它发扬光大,如果能够走向世界则更好,但现实生活中却很难。绝大多数的国家还是不能够接受中医的一些理论基础,对于中药由于我们没有办法明确起作用的成分和作用机理,也就很难说服别人接受。当然也有人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中医药为什么要西方承认呢?这样的人只能让人无语,无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出于文化推广的目的,最次的想法哪怕是出于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都应该将中医药向世界推广。

中医药走向世界,不是没有可能。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青蒿素上的研发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当然,青蒿素也是从植物青蒿中提炼出来了有效成分,并且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分析出了具体的化学结构,才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能够在全世界注册那么多中医药的专利,都是延续青蒿素的路线,我们在这方面是远远落后的,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从业人员永远停留在对老祖宗宝贵财富的缝缝补补上,最多就是改变一下剂型,混个四类新药,比如将大药丸改成小药丸,将药丸改成软胶囊,就是一个新药了,还真的是换汤不换药。

眼下的中国中药宣传的有几个最大的几个溯源地,一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古代医学著作,当然也有人号称来源于《黄帝内经》就好像更吓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药物就是六味地黄丸和乌鸡白凤丸了,已经快变成保健品了,有病没病都有很多人在吃。张仲景距今已经多年了,就算他是医圣,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认识所有药物的药理和毒副作用吗?虽然年来我们根据患者的表现,也在不断地修正部分配药,但终究基本都是靠经验,而且每个人体质不一样,调整的佐药也会完全不同,在当时的条件,没有能力做大批量的样本调查,只能因人而异的调整,现在不也成为人人可以通用的药物了吗?

另有一些中药号称来源于祖传秘方或者宫廷秘方,在浙江有一个著名的药物青春宝就号称来源于宫廷秘方,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否则有做广告的嫌疑。祖传秘方我们无法判断,过于神秘,宫廷秘方也是很多厂家最愿意宣传的口号,好像只要冠上宫廷秘方就能够证明自己的权威,但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的宫廷集中了全国医术最高超的御医和最地道的药材,为什么皇帝的寿命都不是很长呢?所以没有什么神秘的,只是一种商家的宣传手段而已。

目前还有一部分保密配方的中药已经变成了奢侈品了,只有云南白药好像还算亲民,但云南白药牙膏等衍生品也是高高在上。这些被过分夸大的中药就包括片仔癀、东阿阿胶以及安宫牛黄丸等,实际上都是一些针对特殊病症的药物,不是武侠小说的中的大还丹,没有起死回生的效果,但在各种炒作之下已经脱离了药物的基本功效了,甚至都成为了收藏品,还有人宣传时间越长越值钱,功效越好,难道这些人不知道任何药品都是有保质期的吗?这样过于神话中医药,真的是对中医药的发展有好处吗?

现在实际上中国已经进入了人人都是中医的年代,随便弄个药泡酒、灌胶囊、打粉,好像就能延年益寿,在中国按照规定,没有进入药食同源目录的药物不能随便当做食物服用的,只能作为治疗药物,但依然不妨碍大家乐此不疲的购买,而很多售卖的人员几乎都没有接受过基本的医药知识的培训,连基本的药学知识都没有,这样的各种偏方大家真的敢相信么?最著名的就是三七粉了,本来是一种活血化瘀的药物,但现在已经出现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了,有人每天都要吃几勺来保健,我只能说是无知者无畏了,不管用什么技术磨成的粉,哪怕是鼓吹的破壁技术,都不能改变三七就是药物的本质,不是保健食品。

没有人否认中医药的疗效,世界上的很多药物的成分最早也都是从动植物身上发现的,然后再进行的人工合成,而日韩在国际上对中医药的推广也是成功的,这说明,只要方法得当,中医药是完全能够走向世界的。但我们众多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到底在干什么?国家现在已经把推广中医药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计划,也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但到底有几个人愿意为中医药的现代化默默付出呢?几乎所有人都在啃老,把老祖宗的宝贵财富包装一下,通过玄幻神奇的描述,在市场上赚个盆满钵满就好了,至于中医药的发展好像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看看各个中药厂每年的研发投入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了。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的是科研人员扎扎实实的工作,而不是无脑的神吹,如果我们有了靓丽的成绩,那么还有谁能够黑我们呢?但如果就是天天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啃老,不用别人来黑我们,我们都能把自己玩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huanga.com/nhjj/10413.html